「錯過」是致富的開端 無限看淡樓價卻恐一場空
人生的抉擇往往需要拿捏恰當的時機,而準確的市場洞察加上個人需求的提升,往往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這讓我想起一位同學的買樓故事,很好地詮釋了時機選擇的智慧,以及如何在等待中實現更好的目標。
2022年,這位同學剛結婚,當時看中了河畔花園的單位,開價在500-600萬之間,目標是200多平方呎的單位。當他向我徵詢意見時,我不僅建議他可以再觀望市況,更向他分享了我在2018年及2021年關於樓市下跌的預測文章和訪問。這些分析是基於市場走勢的深入觀察,而事實的發展也印證了這一判斷。
果不其然,市場如預期般調整,河畔花園的價格從500-600萬逐步回落到300萬左右,跌幅接近一半。這個價格走勢完全符合早前的預測。
有趣的是,當價格回落至預期水平時,他的眼界和需求都有了質的飛躍。去年他告訴我,河畔花園已不再是他的目標,轉而考慮沙田第一城。到了今年,沙田第一城已經不是他選擇,他說他要三房。
所以市場研判的重要性。準確的市場分析能幫助我們避免在高位入市,為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正如這個案例,早期的市場預警確實為同學避免了一次高位購入的風險。
其次,等待期間的價值。在市場調整的過程中,不僅房價回落到更合理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讓他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的需求,並把目標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最後,所謂的「錯過」往往是機遇的開端。當初看似錯過了河畔花園500萬的入市機會,但正是這個「錯過」,讓他不但避免了在高位入市,更有機會以相近的預算,購入面積更大、更符合需求的單位。
在人生的道路上,最佳的時機不僅關乎價格高低,更在於當時的選擇是否符合自己的真實需求。有時候,看似的躊躇不前,實際上是為了尋找更適合的選擇。這提醒我們,在作重大決定時,要善用市場分析,同時保持開闊的視角來衡量得失,因為時間不僅帶來市場的調整,更可能帶來個人需求的提升和眼界的開闊。
至於我同學最後買了沒有? 我沒有問,因為他現在想樓市跌至零,所以看淡不一定買到,看好不一定買到好時機。
小龍
江恩理論及時間周期專家,陸港台出了多本著作及受不同媒體轉載文章,多次提前預測大市轉勢時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