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小龍專欄】美國今年縮表萬億美元 小心美國股市及樓市齊下跌?

【小龍專欄】美國今年縮表萬億美元 小心美國股市及樓市齊下跌?

Investment Bloggers
By 小龍 on 26 Oct 2023

曾經有一名行家在筆者的面書留言:「量寬係乜你都唔識,樓市點會跌?」,而筆者在2019年在毫無先兆下在本欄公開指出2020年全球放水,美國出QE4,但我一直講不要加最後一口槓桿,因為這是嗎啡不能治好量寬下的癌症。而今年本欄變成了樓市的專欄,但是很多人在賭美國會減息而令到樓市重回十年的上升軌跡。但是量寬退場將引來眾人共業,而大家要小心美股及樓市下跌。

對於很多因為量寬而沈醉在假陽春的人來說,這十年是美好的時光。很多看好樓市及看淡樓市的人在網上不停互相責罵。但是投資是要理性。如果美國縮表,那世界是否如你想像一樣?當然更多的人會告訴你,美國不夠膽加息因為負債沉重,剛性需求及北水能抵消縮表影響,加息表示經濟好有利資產價格等。

記起「The Big Short」當主角走入投資銀行提出沽空信用違約交換(CDS)的時間,投資銀行的代表都拍掌大笑。正如我19年我講庚子年的時間,及講2020年全國大放水,美國出QE4的時間,很多人都拍手大笑,到今日被笑「量寬係乜你都唔識」。但是我反問,每次危機的時間,拍掌大笑的人或者專家們有提早警告嗎? 正如「The Big Short」的其中一個角色Jared Vennett 走去推銷基金時提出美國次按危機的時間,主角之一的Mark Baum問「為什麼沒有人提過?」。

我們不是要分析新聞,我們不是要分析人人都知的事。我們是要預測,及提前部署。

很多人集中分析美聯儲加息,但是很少人去分析美國縮表。聯儲局的總資產規模在2020新冠肺炎疫情前約為4兆美元(4萬億美元),但是疫情後採用無限QE,瘋狂印鈔,資產規模至2021年底就攀升到了8.9兆美元,增加了近5兆美元,也加速了通脹增長的速度。所以從2022年1月11日就表示接下來的會議要開始討論縮表,3月宣佈停止購債,並在5月4日正式發出聲明,於6月1日開始進行縮表,減持公債和MBS。

針對公債:縮表幅度設定在每月300億美元,3個月後提高到每月600億美元。針對MBS:縮表幅度設定在每月175億美元,3個月後提高到每月350億美元。如果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計劃在2023年每個月縮減950億美元的資產上限,那麼2023年總共可能會縮減1.14萬億美元(12個月 x 950億美元/月)。而未來3年預計共要縮表約佔目前聯儲局總資產約三分之一。

標準普爾500指數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高度相關。根據數據的統計2009年1月至2020年10月的資料研究Fed擴大或縮小其資產負債表(單變數和控制其他市場變數)對市場的影響,市場對Fed資產負債表的擴張(縮減)有積極(消極)的反應。隨著中央銀行注入流動性,市場反應積極,這推高了價格。這似乎在Fed行動後的第3和第4周最為明顯和統計學顯著。而下圖亦完美顯示標準普爾500指數非常清晰地反映了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的這些增長。

那麼如果上述的論據成立,2023年總共可能會縮減11.4萬億美元(12個月 x 950億美元/月)。而未來3年預計共要縮表約佔目前聯儲局總資產約三分之一,那麼股市會受影響嗎?圖為中原指數及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圖表,大家可見港樓及聯儲局資產負債表的圖表成正面的影響。

而大家可見納指亦出現頭肩頂,只要突破頸線,形態便告正式形成,那可能納指有機會出現一個明顯的回吐。

「如果經濟周期是存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所能夠獲得的機會,理論上來講只有三次。在香港近三十年起碼對於中產有兩個大的周期,第一個是2003年沙士,第二個是2008年的金融海嘯。如果你把握到其中一次,你最起碼是中產。但是下一個周期將要來到,你又會如何部署?」這是我之前新書的一句話,但是這一句的弦外之音是很多人將要被災難而財富被劫去。由鬱金香熱潮,南海公司泡沫,到2008年金融海嘯,或小至每一次的牛市熊市。每一次散戶。每一次散戶及專家們都沒有預告風險及成功預測股市,而這一次不會例外。

小龍

江恩理論及時間周期專家,陸港台出了多本著作及受不同媒體轉載文章,多次提前預測大市轉勢時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