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磚港樓市】舊樓收購20年來歷盡起跌 誘因漸失 重建步伐減慢 政府宜增地積比鼓勵重建

【磚港樓市】舊樓收購20年來歷盡起跌 誘因漸失 重建步伐減慢 政府宜增地積比鼓勵重建

Bloggers Property
By 中原測量師行 on 06 Oct 2023

約二十年前起,收購舊樓開始盛行,當時政府賣地需先透過發展商向政府勾地,然後才以拍賣形式出售土地。發展商變相主導私人土地之供應量,地價及樓價同時被推高。其實,各大小發展商當時已紛紛暗渡陳倉,在舊樓市場進行收購,以增納私人土地儲備作長遠發展用途。

四至六層高的舊樓,地積比率可能只是3至4倍左右,一旦拆了後可重建至8至10倍(港島區)或7.5至9倍(九龍區)。舊樓業主在售出物業後,除了可以換購新樓以改善居住環境外,同時還解決了舊樓群日久失修等造成的社會問題。當時,由於發展商賺取的地積比率較高,故願意以較進取的價錢進行收購,舊樓重建進度亦相對較快。

當舊樓市場熾熱起來,同時衍生另一生態:業主自組織聯合出售。與其坐以待斃等發展商來收購,不少舊樓發起人提倡主動自組織聯合不少於九成業權份數,並以集體形式出售予發展商。由於參與業主們已事先自行決定底價及攤分售價方案,對發展商而言同時亦減低了時間成本,故當時很多的項目能夠成功聯合出售予發展商。

在2010年,政府將《土地(為重新發展而強制售賣)條例》中的強拍門檻由原先的九成業權份數降至八成。此舉即時把舊樓市場再次熾熱起來,原因是過往幾年來市場上累積了不少業權份數未達九成的項目;法例修改後,發展商可以在購入項目後馬上申請強拍,將剩餘的業權份數一併重建發展。

經過十多年的收購重建,市場上的舊樓只會有增無減,但有重建潛質的舊樓早已被收購,現在剩下來的舊樓大部份都是十多層高的,地積比率或已用盡,即發展商在收購後也沒有任何新增樓面面積,自然在出價收購時沒有以前那麼爽快進取。另一方面,舊樓業主見收購價與現值價相若時,出售意慾同時降低,令舊樓收購重建市場步伐在近幾年不斷減慢。

市場上憧憬強拍門檻於今年內下調至7成業權分數,筆者認為短期內或會因政策的變動而帶來更多的收購重建項目,但若要持續推動舊樓重建私人市場,提高發展商的誘因或重建時的地積比率,可能方是靈丹妙藥。

吳庭琛
中原測量師行聯席董事(專業估價部)

免責條款:本文章內容只反映講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公司之立場。中原測量師行並無採取任何步驟核實文章所載的內容,故並不擔保有關內容的完整性及準確性,本公司不會承擔任何人因依賴有關內容所導致的損失的任何法律責任。若閣下對於內容存有疑問,應諮詢專業人士建議。

🏆 立即報名「中小企卓越成就獎2024」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