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學者:交椅洲助解交通及住房問題  新界西北往港島不再經九龍

學者:交椅洲助解交通及住房問題 新界西北往港島不再經九龍

News
By Brian Wu on 24 Aug 2023

近日城中熱門話題之一,就是北部都會區,以及政府為解決人口問題,即將於交椅洲發展的三個人工島,為香港55萬人解決住屋問題。有學者指出,香港經濟活動集中維港兩岸是畸形,指「北都區」可適當將人口分布,至於人工島則可適當解決交通問題。

廣告
廣告

團結香港基金周三(23日)舉辦「香港造地發展及融資經濟論壇」,包括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展局局長甯漢豪,以及來自不同範疇的學者及專家,共同探討有關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人工島的議題。有學者建議,人工島該採取「特殊目的載體」(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方式推行,這既可運用所有規劃發展前景下,亦有靈活性。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論壇上稱,北部都會區以及交椅洲人工島的發展都正在全速推行,這兩個策略增長區將促成香港「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產業布局。

陳茂波對北都和人工島的融資安排充滿信心,指充足土地是打破發展制約、解決市民住屋困難的「金鎖匙」。他並以交椅州3人工島為例,預計落成後可為香港帶來約2000億元經濟增加值,佔本地GDP 7%,提供27萬個就業機會。

陳茂波指,有充足土地才有彈性、容量發展,為市民提供就業機會,重申自今屆政府上任後,一直強調土地向「提速提量提效」方面發展,直言:「政府推動香港土地供應的決心,絕不會因為市場短期波動而動搖。」

他強調政府有信心做好融資方案,舉例指推出綠色債券、「鐵路加物業」、「興建、營運、轉移」(BOT)、發行債券供市民認購、引入長期投資基金等。他又指不少金融機構、個別企業過去一直與港府聯絡,表示對兩個發展項目潛力有信心,並表示希望參與其中,並提出增加融資方式的彈性和選擇。

在首節座談中,香港大學首席副校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指,若交椅洲人工島只是發展公屋的話,價值會較低,人工島該採取「特殊目的載體」(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方式推行,這既可運用所有規劃發展前景下,亦有靈活性。

特殊目的載體(SPV)是離岸資產證券化的一種特殊形式,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發行資產支撐證券(ABS)或抵押支撐證券(MBS)籌集資金。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客座教授宋恩榮表示,目前本港經濟活動集中於維港兩岸,變相令人口集中該地區,但居住卻集中在新界,導致交通擠塞,每天上下班如潮漲潮退,十分畸形。他直言,在城市發展的角度去看是十分不合理,而「北都區」可適當將人口分布,至於人工島則可適當解決交通問題。屆時,前往港島上班不用再以數條海底隧道「過海」,解決交通問題。

根據初步建議,交椅州人工島的交通配套,將包括全長13公里連接路,分為南北兩段連接港島至大嶼山東北,是首條無需經九龍來往港島至新界西北的主要幹道,為香港運輸網開闢關鍵路線。

宋恩榮指,如今經濟不景,成本不再飛漲,超支的可能性減低,政府應該把握機會填海造地,更可仿傚當年「玫瑰園」計劃,輸入勞工降低成本。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及榮休教授雷鼎鳴指,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加上香港人想「住大啲」,可以彰顯兩個造地項目的土地價值。同時,人工島計劃的成本效益高,,「一個賺錢項目,無理由唔做」。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 追蹤 Telegram頻道 BusinessFocus 財經商業資訊站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