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揭銀行擠提加劇金融危機 獎委會:讓現代明白為什麼需要銀行
諾貝爾獎最後一個獎項昨日公報結果,由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芝加哥大學教授戴蒙德(Douglas W. Diamond)及華盛頓大學教授迪布維格(Philip H. Dybvig)共同奪得。
經濟學獎委會:研究成果對目前社會環境有巨大幫助
伯南克曾針對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進行研究。過往外界一直認為經濟衰退導致銀行危機,他打破舊有的理論,開創性地指出並印證銀行擠提(Bank Runs)及倒閉不只是金融危機的結果,反而將會加劇金融危機。而戴蒙德及迪布維的研究印證了擠提是銀行系統無可避免的弱點,當儲戶對銀行失去信心,試圖同時提取他們的儲蓄造成擠提,銀行將無法滿足所有需求並破產。當銀行破產,就會大幅削弱把銀行儲蓄轉為生產性投資的能力。而這惡性循環最終將進而加劇金融危機。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三人的學術研究對現代銀行的監管及危機管理奠定了基礎,提升了社會對銀行經濟作用的理解。銀行作為存款人及貸款者的中介人,用作平衡雙方的經濟活動。當金融危機出現,當務之急是避免銀行倒閉。而政府則可在此時擔當重要角色,透過存款保險等手段維持銀行運作。適逢全球正陷入新一輪金融危機,獎委會表示参考伯南克等三人的研究對世界走出困局有巨大幫助。
伯南克週一出席布魯金斯學會活動時表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歐洲各地天然氣供應中斷,加上美元強勢和大量資本外流,令歐洲金融機構及新興市場承受不少壓力,需提防環球金融惡化。他又表示通脹目標屬於中期目標,不必期望在6個月內達成,而美國目前的環境亦遠不及14年前困難。
經濟大蕭條是發生在1930年代的經濟危機,是近代最嚴重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其影響之大甚至有研究認為助長了獨裁者的崛起及二戰的發生。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