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美企面臨10大挑戰 清零及中美關係成頭號問題
全球多國在新冠疫情蔓延多時後逐步打開國門,好讓市民恢復疫情前的正常生活,惟中國政府因持續執行「清零」防疫政策導致近來頗受爭議。《路透社》今日(30日)引用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BC)調查結果披露,中國嚴苛的封控措施已超越惡化的美中關係,成為在華美企的最大關切,當中絕大部分企業更指公司業務都曾因為防疫政策受到負面影響。
USCBC針對117家會員企業於6月份展開的年度調查發現,中國政府的防疫策略已對在華美企構成最大挑戰,取代連續四年被列為首要關切的美中關係。有高達96%的受訪企業坦言公司業務都曾因應相關防疫政策遭受負面影響,像是利潤減少和供應鏈中斷等;有超過一半的企業也指這是公司在內地的投資計劃被暫停、取消或是推遲的一大原因。
Photo from Licensing
據《南華早報》報道,USCBC主席Craig Allen週一在發佈上述調查報告時指,基於未來不定時的封控有可能導致企業再度被迫暫停營業,加上當地防疫限制影響了消費者的需求,這削弱了企業對商業環境的信心。他也稱,中國消費者的情緒已引起外界關切,尤其是與「清零」政策關聯的時候,並指內地消費者當前偏向儲蓄多過消費。他認為,在內地消費者恢復信心之前,企業們仍保持質疑態度。
此外,儘管中國經濟在大範圍封鎖和低迷的房地產衝擊下,第二季度仍勉強實現僅有0.4%的增長,但自7月以來,內地包括製造業重鎮和旅遊景點的多個城市依舊在發現新冠病毒後採取封控措施,令企業隨時面臨經營風險。調查發現,雖然大部分受訪的企業都相信內地的封控措施造成的負面影響是可「逆轉」的,不過有接近半數(44%)的企業則表示,企業要恢復信心需要數年時間。
Photo from Licensing
另一方面,報告也發現雖然仍有89%的受訪企業透露他們仍能獲利,但這一數字已是7年來報告的最低比例。USCBC透露,這些防疫政策、持續緊繃的美中關係,以及准入市場的重大壁壘,均令外資對華投資的悲觀情緒升至歷史新高,影響企業的供應鏈及未來投資的決定。Craig Allen指,在過去12個月裡,工廠關閉是部分企業改變供應鏈的原因,而不是關稅問題,當中有近四分之一(24%)的受訪美企已將部分供應鏈遷出中國,對比去年調查僅有14%。調查也發現,與10年前相比,美國企業對中國未來5年商業前景持樂觀態度的比例已從88%降至今年的51%。
大多企業未來一年持觀望態度
至於持續緊張的美中關係方面,調查發現有約一半的受訪企業都表示他們面臨政治立場表態的壓力,並指其中大部分的壓力來自於中國政府和媒體,不過有部分企業坦承也受到美方的施壓。另外,由於中國的新冠政策、美中緊張關係以及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大多數受訪企業都抱持「觀望」態度,未來一年內預計不打算做出任何改變。
根據報告,在華美企所面臨的十大挑戰之中,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企業關停」和「旅行限制」就分別佔了第一和第三。不過,除了防疫政策之外,美中關係仍是在華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其餘則是中國在數據、個人信息、網絡安全、政府採購和知識產權等一系列問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