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零政策拖累三成外企營運 歐盟商會致信國務院 籲借鑑新加坡防疫措施
中國堅持動態清零防疫,令經濟活動陷入停擺,外資對中國的信心也開始動搖。中國歐盟商會日前代表1800多家歐企會員致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表示中國大規模核酸檢測和隔離措施的「老方法」,已無法有效控制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甚至影響逾三成外資企業的營運。商會建議中國可借鑑新加坡作法,調整防疫政策,包括允許無症狀及輕症感染者在家隔離,並引入mRNA疫苗。
路透社報道指,該封信件由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Jörg Wuttke)署名。信中反映「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對在中國的歐洲企業帶來各種挑戰,巨大壓力和干擾從物流、生產經營一直延伸到供應鏈。
Photo from Licensing
信中援引中國德國商會近期調查指出,在中國防疫措施下,51%的德企物流倉儲以及46%的供應鏈已被完全打亂或受到嚴重的負面影響;40%的受訪企業無法取得原材料和上游產品,引致上游供應鏈完全中斷或受到巨大衝擊;31%的受訪企業生產製造受嚴重影響甚至被迫完全停止。信中強調,中國美國商會以及上海美國商會近期的調查亦顯示,位於上海以及全國各地的美國企業同樣面臨類似問題。
建議中國政府借鑒新加坡防疫方式
歐盟商會建議中國政府可借鑒新加坡的防疫方式,來調整目前的防疫方案,以實現人民群眾安全健康和社會經濟穩定增長的雙重保障。 具體建議措施包括允許無徵狀感染者或輕微徵狀感染者居家隔離,以減輕公共醫療衛生系統壓力、重點推廣60歲及以上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種、引進更有效的疫苗和加強劑,特別是mRNA疫苗,其有效性在全球範圍內獲認可。
商會發言人表示「歐洲商會正在與有關機構保持聯繫,並期待儘快進行與信件內容有關的跟進工作」。中國國務院則尚未回應路透社的置評請求。
Photo from Licensing
經過10多天嚴厲封控政策,上海防疫亂象不斷,導致民怨高漲。為此,上海市新冠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顧洪輝11日宣佈,將上海分成「封控區」、「管控區」與「防範區」三類防疫區域,試圖通過分區分級的差異化管理,部分放寬對所有社區的無差別嚴厲封控,以緩解清零政策引發的民眾怒火,以及對上海經濟活動的打擊。
另一方面,中國至今為止主要使用傳統技術的滅活疫苗,但外界普遍認為,滅活疫苗的防護力不及mRNA疫苗,無法有效對抗變種病毒。隨著上海疫情急遽升溫,上海市政府上月29日發佈《上海市全力抗疫情助企業促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到「支持新冠病毒疫苗和治療藥物進口」,令外界認為是中國引入國外mRNA疫苗的積極信號。不過截至目前,中國尚未批准任何國外mRNA疫苗,中國復星醫藥將復必泰疫苗引進中國的申請仍處於審批階段。但近期中國康希諾生物、石藥集團及中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等3家公司先後宣佈,旗下3款國產新冠疫苗,包括兩款為mRNA疫苗,已獲得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即將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