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拆局 紓緩措施治標不治本 有錢人福利最多 消費券益商家 基層硬食「超市通脹」
今日香港財政預算案出爐,大家的關注焦點都放在一萬元電子消費券,但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細節,比如說預算案對香港經濟的影響,以及什麼階層的人最受惠等。一些「手停口停」的基層繼續呼籲「派現金」幫交租,也有人擔心預算案會再度衝擊樓價和租金。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這次的預算案中,第一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對樓價和租金的衝擊。樓價方面,首次置業的九成按保調升至一千萬樓。九成按保也被稱為「林鄭Plan」,當時800萬樓可做9成按揭,導致一些700多萬的樓盤向800萬靠擺,變相拉高樓價。而這次按保做到一千萬,有人擔心會「歷史重演」,今日已有報道指,一些憧憬後市的業主已經封盤不賣。租金方面,預算案擬解決「出租業主可享多重差餉減免」的漏洞,日後或只可申請一個住宅物業的差餉租金寬減。不過對於業主而言,很可能會把這個「額外的支出」轉嫁給租客,而租客則難免要「硬食」。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租金扣稅。上面第一點提到,住宅物業租金可能會調升,但其實業主也不用擔心租客會撒手不租。一方面住屋問題仍然是「剛需」,另一方面預算案擬向不持有任何住宅物業的市民寬減租住私人物業的負擔,每個課稅年度的扣除上限為十萬元。這項免稅額本來是可以讓租客直接受惠,但既然業主把差餉負擔轉嫁租客,這項租金扣稅的優惠便會轉移給業主,令租客無從得益,業主則「袋袋平安」。此外,一些「買不起樓」的租客,在新的按保下仍然是買不起樓,因為新按保只是將樓盤價格從800萬調升至1000萬,而沒有把按揭成數提高。
第三個值得關注的是「明日大嶼」和「北部都會」計劃的進展。明日大嶼方面,將爭取在2027年展開首階段填海工程,希望幫助首批居民最快在2034年時入伙。北部都會區方面,預算案則預留了1000億元加快推動工程,包括房屋建設,但未有提及相關的時間表。這意味著新的大量樓盤供應最快也要等到12年後的2034年,但畢竟「遠水不能救近火」,樓宇供需如果持續失衡,即使紓緩措施再多也只是「治標不治本」。
第四個值得關注的是預算案提到預期今年整體通脹和基本通脹分別為2.1%和2%。不過諷刺地說一句,如果從「超市通脹」來看,估計通脹數字會更高。從上一次5000元消費券的現象來看,超市及其他商店價格調升已是基本現象,且在調升過後也不會回落,即市民需「硬食」滯脹。這也是一部份市民希望「派現金」的原因,因電子消費券是強逼消費,商戶可謂是大條道理加價。據上次經驗來看,一些電子用品,以及日用品和食用品加幅最高。另外,這次消費券調升至10000元,加上近日疫情嚴重,很多公司都採用「在家辦公」,因此也較難以「交通費」消耗消費券。
第五個值得關注的是「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相信這一項對於基層市民是最難受惠。這項特惠貸款計劃是只允許失業人士申請,但問題是現時疫情一直未退,而政府的防疫措施也十分嚴謹,因此失業人士暫時重新就業無望,就算借了也不一定還得起。不過對於一些擁有物業但失業的人士來說,卻是投資的好機會。根據上次經驗,這項貸款年利率為1%,如果有業主正在做250萬以上的按揭,基本上銀行都會包一個高息戶口,以現時按揭利率來看年利率估計也有2.5厘,直接申請然後放在銀行高息活期存款也會有賺。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其餘一些細節也是故技重施,例如免稅和免電費等。免稅的話,政府自己都知道有部份行業的失業情況嚴重,因此免稅對於這批人來說也是難以受惠。真正最受惠的估計就是電費寬減,價值港幣一千元,約280萬個住宅用戶可用惠。
喜聞樂見的是,政府終於提及年輕人就業問題。政府在預算案中提到,專上教育水平的新生代年輕人就業收入,比年長世代相近學歷的就業收入為低,顯示經濟結構的提升速度,不足以為年輕人創造足夠的優質職位。但還有一樣就是,「滯脹」已經講了許多年,畢業生入職人工多年來幾乎沒變,實際情況也許比政府預期的更加嚴峻。現時政府支持的北部都會區和一些科創企業,希望將來能改善這一問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