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政府擬將「非本地畢業留港就業計畫」擴展至港校大灣區分校
特區政府據報正提出一項可能對本地人口和勞工結構產生重大影響,卻未被廣泛報導的政策。政府計畫向廣東省內香港大專院校分校畢業生,發出「非本地生留港/回港就業安排」(俗稱:IANG)簽證。這意味著,每年最多5000名未踏足香港生活過的內地畢業生,可獲得在香港自由工作的權利,且可在7年居留期滿後,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
10月6日公布的新一期施政報告中,林鄭月娥提及「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續下降的挑戰,人力資源供應面臨樽頸」,又表示「香港作為一個細小經濟體,難以單憑培育本地人才便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她在報告中提出自己「已向中央提出具體建議。我獲悉相關部委將積極考慮促進粵港兩地人才流動」,其中一項便是放寬廣東省大學畢業生來港就業。
Photo from 獲得IANG簽證的外地畢業生,首年可在香港任意尋找工作。
據政府消息人士稱,政府計畫將原本僅限於本地大專院校非本地畢業生的「IANG簽證」放寬至大灣區內的香港大專院校分校。按照既有的IANG安排,內地畢業生可在畢業後獲得長為一年的工作簽證,期間可自行尋找雇主;一年期滿時,只要已被僱用,便可繼續工作;連同在港就學的期間,只要居滿7年,便可成為香港永久居民。
2016至2020年,特區政府共批出46723張IANG簽證,其中大部分為來港就讀「一年制碩士」的內地學生;由部分移民機構更以此為招徠,吸引內地人就讀公開大學等院校開設的收生門檻極低的碩士項目,實現「變相移民」。若相關計畫擴展至港校內地分校,即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珠海聯合國際學院,每年最多有5000人可獲相關資格;若未來理大佛山校區、科大廣州分校、公開大學肇慶校區、城大東莞校區及港大深圳校區陸續落成招生,獲得相關資格的內地畢業生數量還會繼續膨脹。
Photo from 中文大學深圳校區的畢業證書,在外觀上同中文大學本部無太大區別。
不過政府消息也指出,教育局將了解有關分校的招生情況,再探討詳情。消息人士稱「不一定所有人都可以,政策訂立不可太寬鬆、範圍不能太寬闊,須審慎考慮一些可參考的準則,例如會否只限個別課程、限定本科或研究生等。」至於屆時會否有配額上限,暫時未有定案。至於計算永久居民居留期的七年,則從相關人士到港工作起開始計算,早前在內地的求學時期不可計入。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