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內地人口普查結果「彈票」外界預數據極難看 人口危機避無可避
本月16日,內地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發佈會。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在會上表示將「力爭早日向社會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最終結果」,這也意味著早前4月上旬公布數據的承諾「彈票」。由於中國建國後數次人口普查從未出現類似情況,加之早前央行報告力諫「全面放開生育」,令人起疑相關數據是否過於「震撼」。
人口數據「注水」多
同香港類似,中國內地每隔10年都會進行一次大型人口普查,所得數據將成為未來10年人口相關政策的基準。根據國家統計局估計,今年中國人口總署應在14億5萬人左右,總和出生率(即每一對父母所生子女數目)在1.45左右;但這一數字一直受學界和民間質疑。
眾所周知,中國在2013年開放二胎前,曾長期執行「一胎化」政策。但2010年到2013年官方列舉出的「總和生育率」均在1.6到1.8之間;排除掉大量「丁克家庭」和未婚人士,等於平均每對夫婦都生產2人以上,這在當時嚴謹的計劃生育政策下幾乎不可能發生。
Photo from 中國曾實施極為嚴苛的「一胎化」政策
與此同時,來自國家統計局的估測人口數字,和來自公安部的新生兒登記數字過去10年,長期有15-20%的誤差。官方解釋稱誤差因部分人「未來得及登記」或「黑戶」所致,但這樣的解釋在如今中國政府掌握先進戶籍統計和大數據工具的前提下,也經不起推敲。
這樣的「數據注水」源於兩方面的利益。首先是尾大不掉的「計劃生育部門」,從事「計劃生育」的在編公務員有50.9萬之多,佔全國總公務員數目的十分之一。由於計生部門長期把持中國人口政策和統計工作,出於維護自身利益考量,自然有虛報誘因。另一方面,中國各類地方財政撥款均以人口數為主要基準,地方政府自然有誘因虛報、多報人口數目。
Photo from 中國計生部門規模曾經極為龐大,深入基層。
延遲公布報告防輿論衝擊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次人口普查作為「擠掉數據水分」的重要時機,自然格外引人關注。有人推測今次數據可能顯示中國人口數只有13.5億以下,甚至可能會跌破13億大關。
儘管國家統計局上月15日曾預告將在本月上旬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詳細結構,內容涵蓋「年齡結構、性别結構、受教育的程度以及各區域人口狀況」等詳盡信息,如今卻臨陣退縮。官方發言人解釋稱今次普查「增加發布更多信息,大量增加普查公報」,因此「發布前的準備工作有所增加」,甚至沒有給出新的時間表。
與此同時,在記者會前兩天的4月14日,中國央行微信公眾號刊發《關於我國人口轉型的認識和應對之策》,指出「我國要認清人口形勢已經改變,要全面放開和大力鼓勵生育⋯⋯讓婦女敢生、能生、想生」。文章又列舉各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的時,如美國、日本等都已達到人均生產總值30000美元(等值)以上的高度發達階段,惟中國當下仍處於發展中階段;報告口吻嚴峻,加重外界憂慮。評論普遍認為央行已提前得到相關數據,才會做出這樣的政策呼籲。
無獨有偶,一些地區人口普查辦公室放出的新聞稿中出現「主動設置主題加強解讀,高度重視輿情應對」,「做到人心不散、機構不撤、工作不斷、秩序不亂」的字樣,意指詳細結果公布後,可能會引發社會輿論震動。新聞稿中還出現「繼續抓好歷史數據調查、銜接與修訂」的說法,說明普查結果應該同過往估計值有非常大出入,需要對數據加以「調整潤色」才能出街。
Photo from 若低生育狀況持續,部分二三線城市將不可避免成為「空城」。
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人口危機
一直以來,中國輿論都期待全面開放「二胎」後將引來生育高峰。但和早前每年將有2000多萬人出生的預期不同,「二胎」效應只讓中國新增人口在2015-2017年短暫增加,緊接著便繼續快速下降。根據公安部的數據,2020年全國新增人口數量約為1004萬,連續第四年下跌。
眾多數據中,反應家庭生育意願的「一胎嬰兒」更只有450萬左右,相比10年前下跌60%。與此同時,中共建國後每年2000多萬人口的「第一代嬰兒潮」將陸續達到預期壽命。之後5-10年,中國勢將踏入人口銳減期,每年淨減少人口將達到500-1200萬人,10年累積可能將減少15個香港的人口。
類似情況在發達地區更為恐怖。以上海為例,當地1990年元旦共有2784人降生,到千禧年時下降到1148人,2010年時候下降至380人,到去年元旦只剩下156人。考慮到上海10年間人口數目增長了1000萬人,當地過去30年出生率實際下降了97%,新增勞動人口幾乎全部靠移民補救。與之相對,同樣面臨老齡化問題的香港過去30年出生率只下降了16%。
內地經濟過去30年高速增長,「人口紅利」功不可沒。「一胎化」政策下,需要撫養的孩童數目銳減,加上當時中國老齡人口較少,佔絕大多數人口的都是青壯年。2010年,中國社會扶養比達到歷史最低的34%,每2個青壯年養育1名老幼,低於世界平均的1:1。但到了2050年,如果退休年齡不變,相關數據將急遽膨脹到75%,即1個勞動人口要養育3個老人或小孩。所謂人口紅利立刻變成「人口高利貸」。
Photo from 法國等歐洲國家過去數十年透過不斷引入移民舒緩老齡化問題。
面對人口老齡化,各國應對方法無外乎兩招:一是不斷延遲退休年齡;二是改善社會福利條件,鼓勵家庭生育子女;最後,也會廣納年輕移民成為新鮮血液。即使在亞洲地區最為「排外」的日本,也因就業人口不足,輸入大量來自越南、緬甸乃至非洲國家的外籍勞工。
但這些邁入深度老齡化的多屬發達國家,有資本提升福利,也對移民有吸引力。如今內地卻面臨「未富先老」問題;即使不考慮中國民眾對移民的排斥情緒,哪個國家的移民都補不了中國的大窿。將內地的老齡化,形容為「人類歷史上前所未見的人口危機」一點也不為過。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