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彼此制裁後中歐關係勢入寒冬 北京放棄西方重新擁抱「窮國夥伴」
當地時間3月22日,歐盟決定因中國「嚴重侵犯維吾爾人」人權,對四名新疆當地官員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起制裁;措施包括凍結相關人士在歐資產,並禁止其入境歐盟,是歐盟繼1989年六四事件後首次制裁中國。
隨後,英國、美國、加拿大外交部門隨即跟進制裁,措施和範圍同歐盟相若。相關國家和組織更發布聯合聲明,名言今次行動經預先協調,批評「中國鎮壓維吾爾族的行為證據確鑿」,今後將持續對華施壓。
中國不再視歐盟為交往對象
與此同時,北京的反應也比外界預想激烈很多。歐盟公布制裁令後兩個小時,中國外交部便宣布反制措施,一口氣列出「惡意傳播虛假信息的10名個人和4個實體」,包括歐洲議會五大黨團的議員及5名歐盟國家議員,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歐洲議會人權分委會,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和丹麥民主聯盟基金會。
北京的制裁名單除了數量上遠比歐盟為多,被制裁人員或機構規格也遠比歐盟重。以名單中「歐盟理事會政治與安全委員會」為例。歐盟理事會可謂歐盟大腦,是組織的「常設決策機關」;而政治與安全委員會則負責制定歐盟主要外交政策,由歐盟27國駐歐盟大使組成,負責協調各成員國一致行動。中方今次制裁等同於對主權國家外交部動手,和歐盟針對地方行政區官僚不可同日而語。
事實上,這樣的制裁規模在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外交史上也極為罕見。即使是對華極不友善的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前貿易顧問納瓦羅等人,北京為了保持外交管道順暢,也是在他們卸任後才啟動制裁。目前尚不可知對機構的制裁會落實至怎一層面,但今後歐盟主要外交官員訪華可能都有困難,這也意味著北京已經無意將歐盟視為主權政治實體,予以溝通。
北京對歐盟的強硬也能從對「歐盟火車頭」法國的態度中看出。最近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在Twitter中稱批評他的親台學者為「小流氓」;面對法國輿論批評,又回擊到「如果真有戰狼的話,那是因為瘋狗太多太凶」,作風極為強悍。面對北京一系列強硬態度,有議員被制裁的歐洲議會也取消了《中歐投資協定》的審查會,按當下局面,協定得以通過的幾率可說微乎其微。
事實上,自特朗普發動對華貿易戰後,中國對歐盟外交策略一直以「拉攏、懷柔」為主,試圖孤立美國。尤其在2017年後,中國多次提及「對外開放」,向美國以外西方國家企業開放更多市場份額,積極同包括日韓、歐盟在內國家協商自由貿易及投資協定。北京更憑藉馬克龍和默克爾對特朗普政策的反感,一舉促成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早前極想拉倒的《中歐投資協定》。
但美歐關係在拜登上台後大幅改善,對華政策方面協調也更為順暢。儘管包括英國在內歐洲國家都宣稱「向中國人權、不平等貿易問題施壓同時,還希望接著做生意」,但這樣的論調自然不能令新冠疫情後變得更加自信的中國滿意。加之歐盟出於自身價值觀,在人權方面行得較前,自然也成為北京首先針對的目標。
告別第一世界,擁抱「亞非拉朋友」
中國過去數年的外交佈局集中於「攻略」日本、歐盟等美國盟友。但在拜登上台後,無論是因為美國外交能力強悍,逐一將盟友召回;又或是北京經歷疫情後變得更加自信,愈發認為沒必要和「衰弱中的西方」妥協;北京的外交重心都在向第三世界國家,或那些認可「中國模式」,願意同傳統西方價值「割席」的國家轉移。
3月2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中方新聞稿中提及兩國「相互通報了各自對美關係近況」,形同兩國在對美問題上已形成「統一戰線」。另一方面,無論是王毅所稱「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又或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被問及中俄同盟關係時稱「任何事情都是可能想象的」,都釋放中俄已從「不結盟友好國家」走向「實質同盟」關係。
同一天,朝鮮領袖金正恩派遣特使向習近平傳遞口信中也提到「未來面對敵對勢力的挑戰,期盼朝中兩黨、兩國強化團結與合作。」同過去數年在中國和美國間保持平衡的取態截然不同。至於歐洲國家方面,北京官方宣傳中也放大了匈牙利、塞爾維亞等「非主流」友華國家篇幅。
與之相對,過去數年一路升溫到兩國領導人即將「破冰會面的」中日關係忽然戛然而止,布林肯訪日後,外交部用「仰人鼻息」、「充當美國戰略附庸」、「引狼入室」、「狼狽為奸」、「令人不齒」等一系列戰狼句式批鬥菅義偉。而這樣外交策略的轉移,也伴隨著楊潔篪在阿拉斯加對布林肯和蘇利文「洗臉」式痛批達到高潮。
不同於上世紀60-70年代的中國,如今「和第三世界交好」的中國早已脫胎換骨實現現代化,在北京眼中自然不會像當時那樣受制於「西方封鎖」。但另一方面,中國的經濟結構也在過去幾十年間和西方主導的全球貿易深度整合,如今政治上的「脫鉤」未來很難不對經濟造成衝擊。但不論北京會從這樣的取捨中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改革開放後40年那個擁抱西方的中國都已成為歷史。而藉由東西方匯聚得到無限紅利的香港,也要主動,或被迫迎來陣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