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傘運義載】CALL4VAN浮沉10年,創辦人曾欠巨債:「義載」尋得人生方向!
創辦人符棨朝(Conrad)於2013年創辦CALL4VAN,翌年遇上雨傘運動,有司機發起義載物資到佔領區,令CALL4VAN爆紅。其後2016年牛頭角迷你倉大火、去年6月持續至今的反修例運動,都能看見CALL4VAN司機義載的蹤影。對Conrad來說,營運CALL4VAN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幫人。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2014年的時候基本上都真的覺得經營不住,真的打好履歷準備找工作,並非準備而是正在找工作,只不過去到9月的時候突然間出現雨傘運動,『928事件』,那天晚上很想做一些事情,反正都是死,反正都倒閉,不如豁出去,然後幫忙運送物資。」Conrad表示,自傘運之後,CALL4VAN肩負起社會責任,後來的牛頭角迷你倉大火,亦有幾十個司機到場支援,「每逢有這些事發生的時候,更加加強了我的想法,就是覺得需要維繫著這群司機。」
Photo from Flickr
只收司機平台費 每程最低收費70元
有別於其他叫車平台,CALL4VAN只收司機平台費,並非採取每張單抽佣的形式。平台亦將每個車程的最低收費定在70元,比GOGOVAN的收費高15元,讓司機得到更多的報酬。Conrad寧願自己賺少些,都不想做壞行規。「我們的收款模式很簡單,最早期的司機100元月費,現時是200元月費,無論他做多做少,都是每這個收費。其他貨Van App甚至每一單斷百分比去抽。所以他們付平台或Apps的價錢,每個月分分鐘過千元。」Conrad說。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CALL4VAN收取的中介費用低,讓司機有更高的底薪,這個制度本應能吸引不少司機入台,但因為沒有太多資金改善程式,不少用家感到不便,而且難以和壟斷市場的大公司競爭,以致CALL4VAN客源不足,生意陷入困境。「本身就已經做不住,因為其實這些叫車的市場都是『勝者為王』的商業模式,你多車,客人就容易叫到車,你容易叫到車就更加多客人,所以當我們沒有資金,沒有宣傳的情況下,是一個惡性循環,之後就會覺得,都似乎很難找到一個小眾市場令到自己生存下去。」
雨傘運動出現「死貓彈」再跌回谷底
原本以為CALL4VAN會因此「執笠」,Conrad亦疊埋心水搵工,點知2014年的雨傘運動,令CALL4VAN出現「死貓彈」,因為司機自發義載物資,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但這個熱潮只維持了一個很短的時間。CALL4VAN再次陷入低潮,Conrad更一度欠下巨債。「基本上佔領之後真的會多了一些單,但單數高少少然後很快又下跌,突然間多了很多客,但是完全不夠車去配套。」Conrad認為,因為CALL4VAN系統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即使有客源,都未能成功留住客人。
CALL4VAN走投無路遇上「洗車俠」
正當他走投無路之際,有投資者向他招手,但他不希望為了「跑數」而令CALL4VAN失去原有的價值,最終一口回絕。直到2016年,他遇上志同道合的汽車美容公司「洗車俠」,與創辦人Leo一同拍住上解決了財政問題,才令他得以繼續營運CALL4VAN。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我會覺得,投資者想要什麼?不是要這群司機做一些社會相關的事件,純粹是要個回報,那個回報是錢。中間就會有個衝突位。」對Conrad來說,CALL4VAN本身的生意是否賺錢並非最重要,只要他能留住這群司機,他朝有一日,便能去做一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記者:張可怡
攝影:李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