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科技】用海鹽發電好環保?史丹佛大學研發「鹽差能電池」
人類對於地球天然資源的需求已慢慢超越地球可供應的資源額度。為了解決相關問題,科學家多年來研發各種善用資源的好方法。根據媒體報導,美國著名大學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近期研發「鹽差能電池」,據悉該電池能夠透過水中的鹽分濃度差異來產生電能。
Photo from Licensing
自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早前在美國化學學會期刊「ACS Omege」發表相關研究報告。報告中指出,並在文中提到「鹽差能」的相關科學原理。據了解,平均每一升的海水,就含有35克的鹽分,淡水的鹽度則避而海水要低許多,而鹽度差別巨大海水和淡水交界處是研究團隊新發現的天然電能來源。
Photo from Licensing
據了解,當兩種鹽度不一的液體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濃度高的液體中的鹽類離子就會擴散至鹽分濃度低的液體中,直到兩者的濃度相等為止。而研究團隊計畫將海水和淡水的電位差能轉換成電力,透過兩者的鹽分濃度差別來發電,製造成佔地面積小、成本低、原理簡單的「混合熵電池」(Mixing Entrophy Battery)的鹽差能電池。
Photo from 「ACS Publications」
此款新發明的電池能夠透過數個步驟,包括:淡水交換、充電、海水交換、充電的方式,讓鹽差能轉換成電能,或將在未來協助解決污水處理廠的高耗電問題。研究團隊曾在研究過程中透過海水與廢水來測試鹽差能電池。他們發現,鹽差能電池在經過近200此循環後,仍保有近97%的電量,性能極佳。報告也指出,「鹽差能」估計能夠在未來為全球帶來約26萬MW的電能。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