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創起跑線】90後教鬼佬品茗,賣茶半年賣到35國
「外國有很多(茶飲)品牌,當中很多茶葉均是由中國提供,為何中國茶在外國,沒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呢?」BornTea茶活的共同創辦人王路陽 Leo受訪時說。
Photo from PressLogic
27歲的Leo,家鄉雲南盛產茶葉,所以自小便與家人天天喝茶,讀大學時發現很多外國交流生對中國茶一無所知。他又發現在外國很難買到中國茶,很多人最後都是到唐人街購買,然而唐人街出售的茶葉非常昂貴,茶葉的質素亦不值這個價錢。
Leo說:「中國很多茶品牌,很多均只是內銷,連我都想不出(中國有名氣的茶品牌),外國朋友自然未必曉得,我再了解他們對中國茶的想法,他們的認知不是太多,便覺得這是我能夠帶出來的價值。」
Photo from BornTea
於是,Leo深感這是一門商機,便伙同友人一起開設網上茶店BornTea茶活,專做外國客生意。
創業初期,他和伙伴走遍中國幾個省份近一百間茶園,希望搜羅質素高而價格實惠的「靚茶」。
Leo說:「每天能喝上30、40杯茶,喝茶喝到有點麻木,他們有一個專有名詞叫「茶醉」,去廁所去20次,有時甚至會喝到低血糖,手也開始震抖。」
Photo from BornTea
找到「靚茶」,要心水茶園供貨都絕非易事。
Leo說:「 我們的入貨量不大,茶園那邊不太著重與我們的合作。」
他們只好用真誠打動他們,希望讓更多人認識中國的「靚茶」。
找到供貨後,Leo嘗試「接觸」目標客戶,去不同地方如街上和機場派茶葉,並讓外國人即場試飲以收集意見。他們最後覺得收集到的意見未必最準確,便直接飛往美國,詢問當地的愛茶人士。
Leo指出,大部份外國人沒有用茶壺沖茶的習慣,一般均以茶包泡茶,因此他們在兩者之間取平衡,推出剛好能放進泡茶器的小包裝,更設計了一款方便攜帶的玻璃茶瓶,迎合外國人的生活習慣。
Photo from Born Tea
Leo說:「我們(的產品)不會完全是中式的沖茶方式,因為不可能讓全部客人用最傳統的方式沖茶。例如是細包裝的茶葉,這包並非茶包,而是茶葉,(外國客)很多人會有泡茶器,將茶葉放進去,我們希望盡量利用他們已有的工具。」
現在,客人可以在網店上填問卷,回答問題,選購適合他們的茶葉。
茶葉網店經營大半年,成功開拓海外的中國茶市場,一個月能夠賣出2萬杯茶,足跡遍及35個國家,當初投資的廿萬元亦早已回本。
Leo說:「我們希望做到,大家想起中國茶,就會想起「BornTea」,希望通過我們的網店及銷售模式,令外國客在想喝味道純粹的茶時,會想起中國茶。」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