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紳士有禮】做個全面的紳士,5個你必須注意的西餐「餐桌禮儀」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父母教育坐要有坐姿,食要有食相,例如不能用筷子「飛象過河」,要先讓長輩起筷等等,可想然知餐桌禮儀在從前的確很重要。讀者們可能會覺得,這些觀念是否太老套了?還有人跟著做嗎?筆者的意見是在家裏或一些輕鬆的場合,的確可以「稍微放鬆」,但去到正式場合,餐桌禮儀就變得尤其重要。中餐禮儀我們就不多說了,皆因大家都被父母教育夠了,一定有所認識,而今天就「提醒」番各位讀者5個「袋口」必備的西餐禮儀。
1.左叉右刀
這一點應該大部分讀者都會知道,筆者指至是再次提升而已,根據一路以來的「歐洲」式西餐文化,都是以左手握叉,右手握刀的,而最正確的「食法」是將食物切開後,再換回右手握叉進食,才是最「正確」。
2.餐刀尖齒朝內
Photo from classroom
無論你的餐具在任何的「擺位」之下,餐刀都一定要「尖齒」向內,想容易一點「記得」住的話,可以自我「洗腦」,告訴自己刀鋒向外會傷到別人
3.湯匙向外舀
Photo from Wikihow
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會忽略的,大部分香港人慣性的舀湯方法都是「由外到內」,但其實「由內到外」才是歐洲慣用的方法。在「舀湯」的方向上,其實還是有點包容性的,因為在西方的國家當中都分為兩派,但筆者個人還是建議「由內到外」的方法。
4.餐具次序,由外到內
Photo from quora.com
如何細分不同的餐具,筆者就不在此多說了,記住一個大原則,餐具由外用到內,舉例說,在第一前道菜/湯端上來的時侯,你用的是距離自己最遠的餐具。
5.「中場休息」,「吃完」的餐具擺位
Photo from Etiquette Scholar
不同的餐具「擺法」其實是跟侍應溝通的渠道,例如想暫時休息的時候,可以將刀叉放在盤子中央擺成 V 字形,代表Pause的意思,當完成用餐,想告知侍應能「收碟」的時候,就可以將刀叉並行的放在碟子的右半邊,餐刀和餐叉的尾部對著4 點鐘方向,頭部則對著 10 點鐘方向。
資料來源:綜合報道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