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哲學家李天命辭世 享年80歲 名著出版逾30年仍熱賣 以邏輯思考及批判基督教霸權聞名
香港文學館昨日透過社交媒體公布,著名哲學家、作家及詩人李天命於周三(26日)凌晨1時離世,享年80歲。這位在中大哲學系任教三十年的學者,以其代表作《李天命的思考藝術》影響數代讀者,該書至今累印已達60版,30年後仍熱賣,是香港具批判性思維的標誌性作品之一。在保守的80年代,他以鼓勵邏輯理性思考,以及理性批判基督教霸權而聞名,可謂香港最知名的哲學家之一,他的辭世令不少讀者均表惋惜。
思想與成就
李天命的思想核心,源自英美分析哲學的精髓,他將人生三大問題排序為「思、生、死」,強調「思」居首位——沒有確當的思考方法,便無法妥善面對生死與存在。他的哲學體系分為「思方學」與「天人學」兩大支柱,前者聚焦語理分析,即語言、邏輯與理據的並重;後者則探討天人合一的智慧,融合哲理與詩意,引導讀者從日常迷惘中覺醒。
李天命著作逾十本,統稱「哲道十四闋」。其中《李天命的思考藝術》(1991年)至今累印已達60版,售出超過10萬冊,被譽為香港批判思維的「聖經」。其他代表作包括《哲道行者》(2005年)、《從思考到思考之上》(2002年)、《殺悶思維》(2006年)等,內容從邏輯方法延伸至人生哲理的探索。此外,《李天命詩集─寒武紀》(1996年)收錄60首詩作,展現其融合思辨與詩意的文學才華。他的著作深入淺出,影響廣泛,引領讀者在紛雜資訊中重拾理性與獨立思考。
生平與特質
李天命1945年生於香港九龍,早年家境平凡。1968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隨後赴美深造,於1975年取得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同年,他重返母校中大執教,直至2005年退休,教齡三十年。
任教期間,其課堂極受歡迎,常需提前佔位。他擅以幽默金句講解數理邏輯與科學哲學,自嘲「小李飛刀」,詞鋒犀利。1980年代末因批評基督教霸權聞名,1988年與梁燕城筆戰,梁事後道歉,李卻視其為「不光明正大的煙幕彈」。雖然晚年作風低調,鮮少公開露面,但他對學術的熱誠從未減退,退休後仍持續演講與寫作。
影響與啟示
李天命的離世,留給香港乃至華人社會的,不只是一排排暢銷書,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傳承。在社交媒體盛行、假新聞與情緒勒索氾濫的「後真相時代」(Post-Truth Era),李天命當年大力提倡的批判性思維與語理分析,顯得更為迫切且重要。
他教會了幾代香港人,不要盲目接受權威或大眾的觀點,而要學會獨立思考,用邏輯去檢驗真偽。他的影響力跨越了學術界,滲透進傳媒、教育乃至公共討論之中。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