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歲貝索斯重返前線 創辦AI新公司吸金62億 聘百專家劍指實體世界AI
前世界首富、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再度出手,正式進軍AI領域。據《紐約時報》引述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貝索斯正參與創立一家名為「普魯米修斯項目」(Project Prometheus)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並將出任聯席行政總裁。該公司已獲高達62億美元(約483.6億港元)融資,成為全球資金最充裕的早期初創企業之一,重點聚焦計算機、航空航天及汽車製造領域的AI技術研發。據悉,公司已從OpenAI、DeepMind及Meta等頂尖企業招募近百名科研人才,勢將掀起AI產業新一輪競賽。
傳奇創辦人回歸
貝索斯自2021年卸任亞馬遜CEO後,他雖然依然深度參與火箭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運營,但官方頭銜僅為「創辦人」。如今,61歲的他以聯席CEO的身份正式回歸運營前線,反映出他對AI這波新工業革命的野心與重視程度。
「普魯米修斯計畫」已悄然招募近100名頂尖AI專家,這支豪華戰隊的成員來自業界巨頭,包括開發ChatGPT的OpenAI、Google旗下的DeepMind以及Meta等。值得注意的是,貝索斯的聯席CEO是物理學家及化學家維克·巴賈傑(Vik Bajaj),他曾與Google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在被譽為「登月工廠」的Google X實驗室緊密合作,成功孵化出Waymo等顛覆性項目。
戰略定位與挑戰
「普羅米修斯計畫」的戰略定位非常清晰且具體:主要聚焦於計算機、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專注於工程與製造環節的AI應用。這一定位精準地避開了當前競爭激烈的消費級和基礎大模型市場(如 ChatGPT),轉而切入利潤更高、技術門檻極高的「實體世界AI」(Physical AI)領域。該公司的名字取自希臘神話中為人類盜取火種的「普羅米修斯」,寓意著為人類工程帶來革命性的智慧火種。
然而,挑戰也隨之而來。首先,航空航天和汽車製造對AI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極高,試錯成本巨大。儘管已獲得62億美元的種子輪融資,但面對Alphabet、Meta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預計今年將在AI基礎設施上投入的4000億美元總額,如何高效轉化這筆資金為核心競爭力仍是關鍵。
市場反應與投資生態的變化
在傳出貝索斯重返前線的消息後,老對手、特斯拉及SpaceX的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在社交媒體上直接評論:「哈哈,不可能。Copy cat(跟屁蟲)。」這反映出兩位億萬富翁在太空競賽(藍色起源vs SpaceX)後,正式將戰場延伸至AI領域(Project Prometheus vs xAI)。
近日,貝索斯旗下藍色起源成功以可重複使用的「新格倫」(New Glenn)重型運載火箭,於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太空軍基地成功發射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探測器,為該型火箭第二次升空。是次任務亦成功回收火箭第一级助推器,被業界視為其在降低發射成本方面的重要突破。
從投資生態來看,「普羅米修斯計畫」的超大規模早期融資標誌著AI領域的投資門檻被進一步拉高,反映出頂級資本對「成功機率高」的AI團隊採取「重磅押注」的策略,以求在這場「贏家通吃」的競賽中搶佔先機。同時,這也促使亞馬遜等現有科技巨頭加緊備戰,亞馬遜近日便宣布發行債券,集資150億美元,預計將大量投入AI基礎設施建設。貝索斯的回歸和巨額資本的湧入,預示著AI領域將迎來一輪更加激進、以工程落地為導向的創新與競爭浪潮。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