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光環不再?巴郡囤3萬億卻未見股災 不懂投資還是笑到最後?
95歲的投資傳奇人物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將於今年底交棒,其掌舵的巴郡(又叫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正以審慎態度累積現金。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集團現金儲備包括短期美債高達3,817億美元(約3萬億港元),創歷史新高。然而,自巴菲特5月宣布將卸任後,美股股災一直未有出現,持有巨額現金的巴郡捉不到美股過去半年的升浪,投資者疑感失望,令巴郡5月起股價下跌約12%,大幅跑輸同期標普500指數約20%升幅。
由於美股未有股災,巴郡空持有巨額現金,卻未有入市執平貨的機會,看似進退兩難。有市場分析指出,巴郡已5個季度未有進行股份回購,加上第三季度再度淨減持61億美元普通股,成為股價疲弱的關鍵。近三年累計淨賣出約1,840億美元股票,主要減持蘋果、美國運通與美銀等核心持股。市場不禁發出疑問:股神此舉是預警股災將至,還是錯失眼前科技股升浪?
股神光環褪色?巴郡現況掃描
Warren Buffett仍是投資界的傳奇標竿,所謂「巴菲特光環」曾讓 Berkshire Hathaway (巴郡)成為散戶心中的安心選擇。如今,他將於2026年1月1日卸任CEO職務,這讓不少散戶感到憂慮。與此同時,今年5月以來,巴郡A類股下跌約12%,同期標普500指數卻上升約20%,市場表現已明顯落後。
巴郡旗下實體業務,特別是保險承保利潤,其實展現出驚人的穩健韌性,第三季度營運利潤年增34%至135億美元。巴郡於11月1日公布財報,顯示第三季期間出售股票的總額較購入金額多出61億美元,已連續第12季錄得淨賣出。不過,巴郡連續第5季未回購自家股票,市場將此解讀為管理層對自身估值缺乏信心。CFRA Research分析師Cathy Seifert指出,「當一家公司連自家股票都不願回購時,市場自然會開始懷疑其估值吸引力」。
近三年來,巴郡已累計淨賣出高達1,840億美元的股票,主要減持蘋果、美國運通與美國銀行等核心持股,這強烈暗示了巴菲特對當前高漲的估值水平持謹慎乃至悲觀態度。Edward Jones分析師Jim Shanahan直言:「巴菲特顯然認為目前的投資機會不多,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市場訊號。」
解讀巴郡鉅額現金策略
巴郡為何選擇手握巨額現金?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第三季度,巴郡現金與等同現金資產(如短期美債)已達約3,817億美元之巨量。公司同時縮減持股比例,並已連續多季未有回購股份。這種操作透露兩個可能方向:
一是戰略防禦與危機準備:巴菲特可能預見到市場(尤其是科技股)估值過高,正潛藏一場潛在的系統性修正。手持近4,000億美元(包括短期美債)的「巨額彈藥」,可以在股災來臨時以低價進行大量收購。然而,現實卻有點反諷——美股非但未跌,反而持續創高。這筆龐大現金在升市中變成「沉睡資金」,令巴郡看似押錯方向。
二是缺乏具吸引力的大型收購標的:巴郡的體量決定了其只能進行百億級別的巨型投資。巴菲特曾表示,巴郡對於優質企業的所有權偏好永遠高於約當現金資產,但如今市場上的優質資產價格過高,無法達到其「安全邊際」要求。
對投資者的信號與影響
對許多投資者而言,巴郡曾代表「穩定、安全」的投資選擇。然而,隨著其績效開始落後標普500指數,加上領導人即將退休,市場信心逐漸動搖。若未來出現股災,手握大量現金的巴郡或許能成為「笑到最後」的贏家;反之,若科技浪潮持續推動高成長(如AI產業),觀望策略便可能導致「錯過賽道」的失誤。持有現金雖保守,但長期閒置將面臨通膨與機會成本的侵蝕。
從更廣視角看,巴郡的動向也可視為市場風向標:當「股神」轉向保守、連續淨賣出,散戶與機構可能跟進轉向防守型資產。市場正密切關注即將接任CEO的Greg Abel,他將掌管近200家子公司與3,820億美元現金。上月由他主導的97億美元收購西方石油公司石化業務,被視為「後巴菲特時代」投資風格的預演。如何有效部署這筆巨額資金,將是Abel上任後的關鍵挑戰,也是決定巴郡未來走向的關鍵。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