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特朗普突取消會面兼制裁俄油 要求習近平不買俄國石油 中國會聽?

特朗普突取消會面兼制裁俄油 要求習近平不買俄國石油 中國會聽?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23 Oct 2025

不滿普京拒落實俄烏停火,特朗普加碼制裁俄羅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0月22日宣布,因認為時機「不合適」,取消原定在布達佩斯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會面。特朗普早前(16日)稱,已計劃與普京面談,並在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晤時敦促俄烏「就地停火」,惟遭拒絕,最終不歡而散。同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宣布,將制裁俄羅斯最大的兩家石油企業。

特朗普又表示,即將訪問韓國,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一場長時間會晤,議題涵蓋美國大豆貿易、俄油進口及烏戰停火等。美國試圖將對俄制裁壓力轉嫁給包括中國在內的俄油主要買家,但外界關注中國會否會聽從(中俄是長期盟友)? 事實上以同樣有大量入口俄國石油印度為例,雖然傳聞印度願減少購買俄油,以換取美國減少對印度出口美國貨品的關稅,但兩國據說仍在「講數」之中。

 美國對俄政策強硬升級

 美國對俄政策強硬升級,總統特朗普周三(10月22日)突然宣布取消與普京在布達佩斯的會談。他坦言與普京的對話「很愉快,但沒有實質進展」,認為此時會晤「不合適」。同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旋即公布對俄羅斯能源巨頭的重磅制裁,點名國有的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私有的盧克石油公司(Lukoil)。這兩大企業的原油出口量共佔俄總出口量的近50%。特朗普還表示,希望對俄羅斯石油企業的制裁不會持續太久。

 貝森特措辭強硬,直指這些公司「為克里姆林宮的戰爭武器提供資金」,並將制裁與「停止殺戮、立即停火」的呼籲直接掛鉤,明確將俄羅斯石油收入與烏克蘭戰事連結,旨在切斷戰爭資金來源。美俄雙方在俄烏停火上存在「根本性分歧」,特朗普此前主張俄烏按現有戰線劃界停火、各自撤兵,但俄外長拉夫羅夫21日回應稱,此舉無視衝突根源,並違背兩國元首早前共識。

 對中國的外交與經濟施壓

 在對俄石油公司實施制裁後,特朗普政府隨即將外交重心轉向北京。特朗普宣布將在韓國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長時間會晤,議題包括大豆、烏克蘭戰事,以及最關鍵的俄羅斯石油問題。

 美國聲明雖然沒有立即對購買俄油的中國企業實施次級制裁,但財長貝森特已明確表示,會晤中將向習近平提出該議題。在制裁Rosneft和Lukoil後,中國作為俄油的重要買家,其採購決策將成為華府的下一個施壓點。

此前,美國曾對印度等購買俄油的國家施加關稅威脅,據印媒報道,近日印度和美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同意減少採購俄油,以換取美國將關稅由50%降低至15-16%。加上美國政府正考慮限制依賴美國軟件驅動的產品出口,對北京最新一輪的稀土出口限制進行報復,中美之間的貿易與安全博弈已進入高度敏感的連動狀態。

 中國的回應選擇與風險分析

 面對華盛頓的壓力,北京面臨艱難的抉擇。若中國為避免次級制裁而大幅減少俄油進口,將破壞其與莫斯科的戰略夥伴關係,並可能影響能源穩定供應。俄羅斯目前控制著約20%的烏克蘭領土,且中俄關係是北京對抗西方壓力的重要基石。

 但若北京無視華府呼籲,則可能觸發更嚴厲的次級制裁,甚至加劇目前因出口管制(如稀土與軟件)而劍拔弩張的中美貿易戰。分析認為,考慮到中美貿易額的巨大體量和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北京極可能會在採購量上進行微調,尋求一個不徹底激怒任何一方的複雜平衡點。然而,此次制裁將俄油資金與戰爭直接掛勾,使得中國的任何大規模採購行為,都將面臨國際社會更高的道德與政治壓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