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政府採購再惹爭議 康文署為慳10萬選雜牌鞋 拯溺員投訴穿後受傷

政府採購再惹爭議 康文署為慳10萬選雜牌鞋 拯溺員投訴穿後受傷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03 Sep 2025

繼特區政府早前採購「冒牌水」風波後,近日康文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被指為節省開支,棄用多年採購的名牌美津濃(Mizuno)跑鞋,轉向投標價較低的供應商J的雜牌運動鞋,供應給救生員執勤及做訓練。但拯溺員工會批評新鞋質素大不如如此,半年內接獲逾百宗投訴,更有救生員報稱穿新鞋後腳部受傷及起水泡。工會質疑供應商過往僅供應行李篋等產品,疑缺乏製鞋經驗。署方回應稱產品符合技術規格,會跟進意見。

 政府採購連環失誤

 香港政府的採購制度近期接連亮起紅燈。先是政府物流署於年8月批出逾5,290萬港元合約,指定「鑫樂」品牌為政府辦公室供應樽裝水。然而,該品牌被質疑其標籤上的製造商資訊不實,且未獲授權,引發了嚴重的食品安全疑慮。儘管政府最終暫停並終止了這份合約,並成立跨部門小組與邀請審計署全面檢討採購流程,又拘捕了懷疑造假的人士,但「水禍」的餘波尚未平息,另一場風波又起。

 康文署為其轄下逾千名救生員及濾水機房員工採購新的制服運動鞋時,即疑為省下約10萬港元的開支引發了新一輪爭議。署方放棄了沿用十多年、備受好評的日本品牌美津濃(Mizuno)跑鞋,轉而選用一間名不經傳「供應商J」的較便宜波鞋產品。根據工會透露,該供應商過往只供應行李篋、帳篷等產品,未曾供應過波鞋。新鞋每雙比舊鞋便宜約120港元,署方共購買約800雙,看似節省了約10萬元開支,卻疑有損員工健康。這些事件揭示了一個核心問題:在追求成本效益的同時,政府的品質把關機制疑似失靈,將公共安全與員工健康置於不必要的風險之中。

 工會投訴與員工受傷情況

 新採購的運動鞋被拯溺員工會形容為「折磨雙腳的制服」。工會指出,新鞋鞋底過硬,嚴重影響前線救生員的日常訓練、救援及災後清理等高強度工作。自新鞋發放以來,工會已接獲逾百宗投訴,不少救生員都報稱因穿著新鞋而受傷,包括腳底起水泡、發炎、關節痛及扭傷等。部分救生員因難以忍受,甚至自備鞋履執勤。

 港九拯溺員工會主席程凱霆又透露,去年8月底署方曾展示兩款新鞋樣本,工會測試後當場表達反對並拒絕簽署同意。然而,署方兩周後仍堅持採購其中一款。這種單方面決策被指背棄了雙方的合作精神,令員工感到不受尊重與無助。

 制度的缺口與改善之路

 面對工會的強烈反彈與員工受傷報告,康文署的回應時僅強調運動鞋「符合報價文件列明的技術規格」。這句話正暴露了問題核心:採購流程過度側重紙面規格,卻忽略了實際使用者體驗與效能。對進行高強度訓練的救生員而言,鞋履的舒適度、減震性與耐用性等實際表現,遠比純技術參數重要。

 拯溺員工會已要求回收不合用新鞋並重新採購,但至今未獲明確回應。這也引發現實疑問:若因不合適的制服鞋導致執勤受傷,工傷理賠會否受影響?此事不僅涉及個人權益,更將政府部門置於公眾信任的風口浪尖。

 有評論認為,事件反映政府採購制度疑因缺陷。因健全的採購體系不應只追求低價,而應平衡品質、成本與使用者需求。可借鑒其他地區經驗,如澳門更注重供應商資質與產品實際表現,而非僅以價低者得。唯有全面檢討並改革制度,香港政府才能重建公眾信任,確保前線人員的裝備安全可靠。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