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阿里開發AI晶片 傳純中國製造 馬雲大翻身 阿里升18% 惟外賣大戰阿里蝕多少成謎

阿里開發AI晶片 傳純中國製造 馬雲大翻身 阿里升18% 惟外賣大戰阿里蝕多少成謎

Business Investment News
By thomas.chan on 01 Sep 2025
Digital Editor
熱愛新聞工作,充滿好奇心。從投資分析、慳家攻略到AI應用都有濃厚興趣。期望藉著多年以來的工作經驗,為BF這嶄新的財經新聞頻道上出一分力。

馬雲創立的阿里巴巴(9988)最新財季收入按年增2%至2,477億元人民幣(下同),淘寶閃購活躍用戶增至3億,故雖然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經調整季度純利」按年跌18%至335.1億元,外界仍看好。加上《華爾街日報》報道指阿里正研發可在中國生產的「純中國製造」AI晶片,投資者憧憬或可挑戰英偉達及突破美國晶片制裁,觸發其股價今早曾狂漲逾18%,高見137.5元。

不過散戶擬入市前必須留意,阿里的「純中國製造」AI晶片能否成事、何時能正式生產暫仍是未知數,究竟研究要「燒多少銀紙」也不詳。此外,早前阿里旗下的「餓了麼」與美團(3690)及京東(9618)在內地為爭奪外賣市場曾發起外賣減價戰,導致美團及京東盈利暴跌,但阿里在最新財報中卻未有披露外賣生意的盈虧,減價戰對它造成的損失同樣不明,投資者要小心。

阿里巴巴(9988)上周五收市後公布首財季收入增近2%至2,477億元人民幣,符合預期。期內,純利按年升78%至431.16億元,但若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經調整純利」則按年跌18%,至335.1億元。期內,雲智能集團(阿里雲)收入333.98億元,按年大幅增長26%,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個季度實現三位數按年升幅。

阿里電商事業群CEO蔣凡指,淘寶閃購月活躍用戶達到3億,較4月時增長2倍。形容公司對閃購的首階段發展目標,即培養用戶規模及心智的情況已超預期實現。他提到,過去外賣訂單規模僅是同業的三分一,在很多省市的市場份額低於20%,因此在過去4個月「投入費用」獲取新用戶,訂單規模激增4倍。不過,他未有披露阿里旗下「餓了麼」在外賣大戰中「燒了多少銀紙」,只是強調不會單獨看外賣盈利情況。

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去季客戶管理收入按年增10%至892.52億元,受惠於去年9月新增的基礎軟件服務費以及「全站推廣」的滲透率提升。期電商業務收入按年升9%至1185.77億元;即時零售業務收入按年升12%至147.84億元,主要受惠今年4月底推出的淘寶閃購所帶來的訂單量增長。此外,上季中國批發商業收入按年升13%至67.11億元,主要來自提供予付費會員的增值服務收入增長。

《華爾街日報》則報道,阿里巴巴已開發出一款全新的 AI 晶片,其功能比舊款晶片更為多元化,目標是滿足更廣泛的AI推論任務需求。但目前這款晶片仍處於測試階段,即未投產。報道聲稱這款新晶片是由中國本土晶片製造商生產,與阿里之前一款由台積電(TSMC)代工的 AI 處理器有所不同。這一改變突顯了阿里在當前地緣政治與科技封鎖情勢下,轉向國產供應鏈的決心。

在中美科技競爭升溫及出現關稅戰後,晶片股王英偉達(Nvidia,NVDA)在中國的銷售受到美國諸多限制。英偉達為符合美國晶片禁令,推出專為中國市場而設的降級版AI晶片H20,並同意向美國上繳15%的相關收入。但H20晶片被內媒質疑為「又慢、又貴」又疑有後門。據報至目前為止,英偉達仍未收到中國的H20訂單,阿里、字節跳動等中國科技據報正加速自家AI晶片的研究,以求打破美國的晶片封鎖。

中國政府據報也曾對中國科技巨頭採購大量英偉達晶片一事,提出異議及施壓,希望中企協助推動「國產晶片替代方案」,加速中國半導體與 AI 基礎設施的自主發展。例如百度、華為與寒武紀等公司也已推出自家AI晶片,試圖在這場「晶片自主戰」佔一席之地。但有報道指華為的AI晶片與英偉達的「質素有距離」,連累採用華為晶片的國產AI公司DeepSeek最新的AI大模型的開發出現問題,被迫押後推出。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