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沽注一擲》貝利揭科企誇大盈利 故意低估AI折舊13000億 Meta谷歌有份
電影《沽注一擲》(The Big Short)男主角原型、對沖基金經理貝利(Michael Burry)再出手「篤爆」美國企業誇大盈利!近年美國頂級科企瘋狂買入英偉達(Nvidia,美股:NVDA)晶片設立AI數據中心,但貝利指這些昂貴晶片原本生命周期大約只有2至3年,但Meta、Google及微軟這三大科企卻悄悄把這些AI資產的折舊期,由3年大幅延長到5年半至6年,從而大幅誇大企業盈利。他估計這種操作會導致在2026至2028年間,被低估的折舊高達1,760億美元(約13728億港元),形同是欺詐,暗示投資者宜小心。
值得留意的是,貝利的資產管理公司Scion持有約達71億港元的巨量英偉達(NVDA)及Palantir(PLTR)認沽期權,故他唱淡美國科技股及AI,本身有利益衝突。不過,有利益衝突不等如貝利的說法是錯誤,事實上著名沽空投資者Jim Chanos早前亦曾質疑Meta透過延長折舊週期來誇大利潤。美國的分析師普遍認同,隨著科企AI資本開支激增,折舊將在2026年大幅增加,故市場目前大家普遍低估了這些天價費用,意味著AI科企未來的真實盈利能力,或遠遜於外間預測。
貝利在社交帖文中則堅持,大型科企人為地低估AI資產折舊來誇大盈利,是「現代其中一種常見的欺詐(frauds)手法」,他並預告會於本月即11月25日公布更多數據,暗示會揭露更多真相。
貝利(Michael Burry)在社交平台發帖時指出,美國科技企業正大幅增加與AI相關的資本開支,用以採購英偉達(Nvidia)的晶片及伺服器。問題是這些昂貴AI晶片,(因為市場不斷推出更強新產品),令到相關AI資產的生命週期只有2至3年。

然而,他分析美國AI巨企的財報等資料後發現,Meta(美股:META)、Google(美股:GOOGL)和微軟(美股:MSFT)等超大規模AI數據中心營運商,早已悄悄把其網絡/運算中心資產折舊期,由2020年的3年,大幅延長近一倍至現時即2025年的5年半至6年。
貝利估計,這種會計上的「人為低估折舊」操作,會導致在2026年至2028年之間,被嚴重低估的(AI)資產折舊總額將多達1,760億美元(約13728億港元)。他又預測,到了2028年,甲骨文(Oracle,美股:ORCL)將因此會誇大盈利26.9%,Meta料誇大盈利20.8%。
不過,強烈看淡科技AI股的貝利,其資產管理公司Scion因為截至9月底持有約達9.12億美元(折合約71億港元)的巨量英偉達(NVDA)及Palantir(PLTR)認沽期權,或面臨嚴重虧蝕。因為英偉達及Palantir的股價10月時分別大漲8.5%及9.9%,除非Burry公司的「空頭部位」已及時止蝕平倉,否則料損失不菲。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