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從沒發生的災難 AI假新聞騙倒全國 央視揭「三層遊船翻覆」真相
「湖北三層遊船翻覆,30人墜江」的新聞早前在微博、小紅書瘋傳。一張三層白船倒扣江中的圖片配上民眾痛哭求救的敘述,引發巨大迴響。幾小時內點擊破三十萬,留言破萬。不少人怒罵地方政府失職,甚至傳出有孩子失聯。然而,央視指出——這根本是場「從頭到尾都不存在的災難」。圖片是AI生成的,事件未曾發生,連現場目擊者與時間地點都是模型合成。
連敘事與感情都被AI設計好了
央視揭露,這類AI假新聞已不再只是「有圖無真相」,而是發展出完整敘事套路,從事故起因、民眾反應到結語收尾都一氣呵成。例如這次「遊船墜江」:
.開場:設定為假日船隻故障,撞上橋墩
.中段:描寫乘客跳江逃生、目擊者落淚、記者直擊
.結尾:引發社會反思與家庭悲劇氛圍
這種新聞像一部短劇,情節有鋪排,情緒有節奏,足以迷惑任何未察覺的閱聽人。
AI不是惡搞,而是輿論武器
央視警告,這些假新聞並非單純的「創作練習」,而是新型「輿論干預手段」。AI新聞結合情緒詞彙、地名、災難場景與擬真畫面,目的在於混淆視聽、激化情緒,讓民眾在極短時間內做出錯誤判斷。其後果,不止一則錯誤資訊擴散,更是對媒體信任與社會共識的全面侵蝕。
識破五大AI假新聞套路
央視總結這類AI假新聞常見五大技法:
.用AI圖片生成器創建虛構現場
.模仿真實新聞帳號與語言風格
.利用緊急標題(如「突發」、「危急」、「最新」)煽動情緒
.結合地名、時間點與具體人數細節,製造真實感
.快速投放至社交平台、讓大V轉發達成二次擴散
這些設計並非技術錯誤,而是刻意部署,目的就是讓你無法懷疑。
需要新的「數碼免疫系統」
面對愈來愈精密的假新聞製作流程,僅靠媒體揭露已無法有效防範。央視呼籲:每位公民都需培養媒體識讀力——懂得用反搜圖片、辨別來源、懷疑過度情緒渲染。另一方面,科技平台如百度、微博與騰訊亦正部署「圖片溯源」、「語意識別」與「真偽對比系統」。但這場攻防戰才剛開始,能否守住真相防線,還要看我們是否願意主動警覺、主動思考。
當你點開一則新聞,看著遊船翻覆、孩童呼救的畫面時——請記住,這些可能從未存在過。我們正處於一個「你相信的畫面,也可能是假的」時代。資訊的可信度,將不再取決於來源,而取決於你的判讀力。這不是科技進步的附帶問題,而是我們生活方式、思維習慣乃至民主制度的基本挑戰。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