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歲入牛津 深圳數學奇才朱雯琪 榮獲IMA國際大獎
一個來自深圳的女孩,16歲踏進牛津大學,28歲以年級第一畢業,近日更摘下英國數學及應用學會(IMA)Leslie Fox Prize,成為牛津唯一得主,也是唯一獲獎的中國人。她是朱雯琪,一位用數學改寫人生的學霸。
從小學退學到牛津殿堂
朱雯琪的故事始於10歲,因健康問題和校園霸凌,她選擇退學,由母親在家教授兩年。這段經歷非但沒讓她落後,反而讓她在12歲考入深圳國際交流學院,16歲獲得牛津大學錄取通知。2010年,她正式成為牛津數學系一員,20歲以年級第一完成本碩學業。她的成長路徑顛覆傳統,證明教育不只有一種模式。
朱雯琪曾說:「數學是我內心的火花,點燃了我對未來的渴望。」這份熱愛,驅使她在學術路上無懼挑戰。
金融高薪到學術熱忱
畢業後,朱雯琪進入香港摩根大通和高盛,擔任投資分析師,年薪高達百萬港幣。然而,高薪並未帶來滿足感,她坦言每天下班後常感空虛,數學才是她的精神支柱。2020年,她毅然放棄金融工作,重返牛津攻讀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碩士,再次以第一名畢業,並獲得博士錄取及兩項全額獎學金。
Leslie Fox Prize
今年6月23日,朱雯琪在IMA的Leslie Fox Prize頒獎中脫穎而出,成為牛津唯一得主,也是首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人。該獎項每兩年頒發一次,表彰數值分析領域的傑出貢獻。她已完成10篇博士論文,其中2篇被頂級數學期刊接受,顯示她在學術上的深厚造詣。她的獲獎不僅是個人榮耀,更為華人學者在全球數學領域贏得一席之地。
數學夢想的下一章
朱雯琪計劃在完成兩年博士後研究後回國,進入高校從事教學與研究,將所學貢獻給中國的數學領域。她說:「只要在熱愛的領域堅持,成功自然會來。」她的選擇反映了新世代華人學者的使命感,也呼應了中國對高端人才的需求。
面對質疑:用實力說話
三年前,朱雯琪因分享「牛津年級第一」影片而引發網友質疑,甚至被指「學歷造假」。她選擇以行動回應,在數學博士的挑戰中極速解題,贏得認可。如今,她在社交媒體擁有169萬粉絲,成為傳遞正能量的代表。她的經歷告訴我們:真正的實力無需多言,成果會自己說話。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