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定期存款不如買短期美債? 學巴菲特買短期美債 風險低穩賺4.3厘息
在當前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美國短期國債正顯現出其作為避風港投資的優勢。最新的美債市場動向與香港銀行體系流動性狀況,為投資者指明了一個相對安全且回報可觀的投資方向。
美國近期的20年期國債拍賣表現欠佳,得標利率達5.07%,創下近期新高,顯示市場對長期美債的需求正在減弱。長年期美債收益率普遍上升,造成債券價格下跌,進而拖累股市表現。這種情況源於市場對美國持續擴大的財政赤字(2024年達1.8萬億美元)與總債務(超過35萬億美元)的擔憂。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長期美債面臨需求減弱的壓力,外國投資者並未完全放棄美債市場,而是轉向短年期債券。2025年初的數據顯示,外國央行雖然減持長期債券,但大幅增持短期債券,反映市場對短年期美債的信心仍然強勁。
同時,香港同業拆息(HIBOR)持續處於異常低位,即使在寧德時代等大型新股上市期間也未見明顯上升。這種現象反映香港銀行系統資金充裕,但也可能暗示工商活動不振和借貸需求疲弱。更值得關注的是,香港與美國之間的利率差距擴大,港元定期存款收益率普遍低於2%,而美元存款也僅有3-4%,且流動性較差。
在此背景下,短期美國國債(3-6個月期)正呈現出獨特的投資價值。目前短期美債收益率約4.3%,明顯高於香港銀行提供的港幣或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作為美國政府發行並背書的債券,短期美債的違約風險幾乎為零。相比銀行定期存款,短期美債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提供更好的流動性。短期債券受利率變動影響較小,投資者可以在債券到期後根據市場情況調整投資策略。
以實際例子來說,投資1萬美元於3個月期美債,3個月後可獲得約107.5美元的利息收入,年化收益率約4.3%。相比之下,將同等資金存入香港銀行的美元定期存款,年收益通常僅為3-4%,且流動性較差。然而,投資者仍應根據個人財務目標、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時間框架,構建多元化的投資組合,而非將所有資金押注於單一資產類別。
小龍
江恩理論及時間周期專家,陸港台出了多本著作及受不同媒體轉載文章,多次提前預測大市轉勢時間。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