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傳天價賣身? OnlyFans估值627億港元  誰將接手色情帝國?

傳天價賣身? OnlyFans估值627億港元 誰將接手色情帝國?

Business News
By Neo Liu on 23 May 2025

網絡上的「色情帝國」OnlyFans,正經歷一場可能改變其命運的變革。這個從疫情期間迅速崛起的內容平台,估值已達 80 億美元(約627億港元),如今更傳出出售消息,潛在買家浮現。

OnlyFans 易主傳聞:80 億美元的潛在交易

近日,有消息稱 OnlyFans 的母公司 Fenix International, Ltd. 正洽談出售其業務,估計交易金額約為 80 億美元。據路透社報導,位於洛杉磯的投資公司 Forest Road Company 正牽頭一個投資者集團,尋求收購這個平台。

此前,《紐約郵報》曾報導,OnlyFans 的所有者列昂尼德·拉德文斯基 (Leonid Radvinsky) 考慮「套現」。Forest Road Company 的出現,為這場潛在交易增加了可能性。該公司在其網站上描述自己為「非同尋常的投資公司」,並表達了對「媒體和娛樂」及「數碼資產」的興趣,這與 OnlyFans 的業務性質吻合。

目前談判細節尚不明確,但路透社消息來源指出,Fenix 國際公司也在與其他潛在買家接觸。這表明市場競爭可能激烈。如果交易達成,將是近年來數碼內容產業最大規模的併購案之一。

從邊緣到主流:OnlyFans 的發展歷程

OnlyFans 成立於 2016 年,在疫情期間才真正聲名鵲起。疫情導致人們居家時間增加,對線上內容需求激增,OnlyFans 憑藉其獨特的訂閱模式,迅速成為一個主要內容平台。與傳統成人產業不同,OnlyFans 採用 「零工模式」,創作者直接向粉絲提供內容並收取訂閱費。這種模式降低了創作門檻,使創作者能夠直接從粉絲獲利,改變了成人產業格局。

自疫情以來,OnlyFans 業務增長迅速。儘管 2021 年曾短暫聲稱將禁止「色情內容」後又撤回,其核心業務仍圍繞成人內容。OnlyFans 報告顯示,截至 2023 年,透過平台支付的金額較 2022 年增長 19%,總額超過 66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的盈利能力。

盈利模式解析:巨額利潤背後的數字邏輯

OnlyFans 的盈利模式簡潔高效:平台從每筆交易中抽取約 20% 的佣金。創作者則獲得 80% 的收入。儘管佣金比例看似不高,但憑藉龐大的用戶基數和交易量,平台獲利驚人。

拉德文斯基於 2018 年收購 OnlyFans 後,公司盈利能力顯著增強。彭博社去年報導,拉德文斯基在三年內透過企業分紅賺取了超過 10 億美元。這表明 OnlyFans 作為內容變現平台的巨大潛力。除了成人內容,平台也吸引了健身教練、音樂家等各類創作者,構建了一種新型「粉絲經濟」模式。

光環下的陰影:負面消息與挑戰

儘管 OnlyFans 商業成功,但也伴隨諸多負面消息和法律爭議。作為以成人內容為主的平台,它面臨社會責任的批評。

最嚴重的指控之一是,該平台被指控經常被性販子利用,並涉嫌成為兒童性虐待材料的入口網站。儘管 OnlyFans 聲稱會嚴格審核內容,但平台的開放性和匿名性使監管困難。這些指控損害了平台聲譽,並引發了對其審核機制和用戶安全保障的質疑。

負面消息和法律糾紛增加了 OnlyFans 在資本市場上的不確定性。潛在買家在評估交易時,除了盈利能力,也必須權衡潛在的法律和聲譽風險。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將是 OnlyFans 未來發展的關鍵。

OnlyFans 的出售談判,不僅是一場商業交易,更是對其商業模式、社會責任和未來發展方向的考驗。這個建立在成人內容上的數碼帝國,雖然獲利豐厚,但也深陷道德和法律漩渦。如果交易成功,新的擁有者將繼承一個有利可圖但充滿爭議的平台。他們將面臨巨大壓力,既要維持商業成功,又要有效應對圍繞兒童保護、性販賣和內容真實性等方面的批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