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非萬能!不懂職場潛規則  再強也難取代開發者?

AI非萬能!不懂職場潛規則 再強也難取代開發者?

Tech Business News
By Neo Liu on 22 May 2025

AI在代碼生成、錯誤偵測等技術層面表現出色,但無法取代專業開發者的根本原因在於其對辦公室政治的無知。開發者的工作不僅是撰寫代碼,更是一個高度協作且充滿變數的過程,涉及人際互動、溝通斡旋和策略考量。

資深開發者在接手專案時,不僅考慮技術可行性,還會思考專案背後是否有高層關注、哪個部門意見關鍵、如何在有限資源下平衡各方需求。這些判斷需要長期觀察、人脈建立和對組織文化的深刻理解。AI即使擁有強大演算法和資料庫,也無法模擬人類基於直覺、經驗和情商的判斷。

辦公室政治如何影響公司運作

良性的辦公室政治能促使員工積極表達意見、爭取最佳解決方案。例如,在專案會議中,不同背景的開發者為求專案最佳實踐可能產生分歧。若能有效溝通協商,甚至透過策略性討論,最終可凝聚共識,找出更優化技術路徑。這種「政治」過程實則推動決策優化和團隊成長。

然而,負面的辦公室政治可能導致企業運作問題:

  • 溝通障礙與資訊不透明: 為維護自身利益,員工可能隱瞞資訊、散播謠言,導致關鍵訊息無法有效傳遞,決策失誤。
  • 資源分配不均: 權力鬥爭可能導致資源向特定團隊或個人傾斜,而非根據專案需求分配,影響整體效率。
  • 團隊士氣低落: 不公平競爭、派系鬥爭會嚴重打擊員工積極性,造成人才流失。
  • 專案延遲與品質下降: 團隊內部不和諧影響協作效率,導致專案進度緩慢,甚至為迎合特定領導喜好而犧牲代碼品質。

AI的局限性:無法參與會議、理解領導需求與團隊合作

許多招聘測試側重編碼能力,卻忽視了真實工作環境所需的人際互動和組織背景知識。這正是AI的局限性。

  • 無法參與會議與協商: 開發者的核心工作是在會議中討論、協作,理解並定義需求。會議充滿非語言溝通、言外之意和潛在權力動態。AI即使能轉錄語音,也無法理解語氣中的猶豫、眼神中的不滿,或會議室中的緊張氣氛。它無法像人類一樣,在複雜討論中提出有洞察力的問題,或巧妙引導討論方向,達成共識。
  • 難以理解領導的隱性需求: 許多時候,領導層需求並非明確指令。他們可能只提出模糊願景,卻期待開發者理解其背後的商業考量、市場趨勢,甚至未明言的「潛規則」。這需要開發者具備分析能力、同理心和對組織策略的深刻理解。AI目前只能執行基於明確指令的任務,無法自行推斷或「感應」這些隱性需求。
  • 缺乏團隊合作的「直覺」: 開發工作高度團隊化,需成員間相互信任、默契配合。這包括代碼審查中提供建設性意見、遇到困難時主動尋求協助,甚至同事壓力大時提供情感支持。這種基於信任和共情的「軟技能」,是AI無法提供的。一份來自LinkedIn的調查顯示,超過90%的雇主認為軟技能(如溝通、協作、解決問題能力)與硬技能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 這說明,即使AI能勝任編碼,也無法取代具備良好軟技能的開發者在團隊中的價值。

辦公室政治的普遍性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辦公室政治是普遍存在的。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互動,有互動就有利益考量,進而產生政治。辦公室政治是職場中無法迴避的現象。它可能以多種形式存在,從簡單的團隊內部權力爭奪,到複雜的跨部門資源分配鬥爭。

這種普遍存在的政治現象,若管理不善,會給企業帶來不良影響。團隊協作不暢導致的效率損失每年可能高達數十億美元。辦公室政治是造成團隊協作不暢的重要因素之一。

開發者在探索未知中的不可取代性

開發者的另一項不可取代性在於探索未知的能力。現今許多代碼任務可透過現有函式庫和自動化工具完成。開發者的主要任務是回答「我們可以嗎?」這類探索性問題,包括面對新技術挑戰、解決無現成答案的複雜問題,甚至預見未來技術趨勢。

這類探索性工作要求開發者依賴直覺和經驗,而這些是AI無法提供的。例如,面對全新系統設計時,開發者需根據過往經驗,預判潛在風險、選擇最適合技術棧,甚至在無明確指引下憑直覺找到突破口。這種處理不確定性和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是AI難以複製的。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