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脹因由】印度對抗通貨膨脹「頭號大敵」,竟然是因為蕃茄價格飆升?
印度今年夏天的通脹率本有下降之象,但後來卻大幅反升,當大家以為是否受金融因素影響。原來是當地因番茄價格飆升,帶動總體通脹上漲,成為印度政府對抗通脹的「頭號敵人」。
廣告
廣告
Photo from presslogic
據了解,印度消費者物價指數早從5月近2.3%,下降至6月1.5%,但至到7月卻又反彈到2.4%的水平,高於一般預期;彭博有統計顯示,同期印度的蕃茄消費指數不斷飆升,反映蕃茄帶動消費指數漲揚。
在印度的一籃子消費品之中,有近四成六開支用在食品身上,食品在當地消費品中佔有相當重要的比重,據政府統計指,有近七成五印度家庭都會用到蕃茄;因為蕃茄、薯仔和洋蔥均為當地烹飪的「神聖三角」,不少民眾會把它們與香料攪拌混合,作為咖哩及小食的調味料。
Photo from presslogic
然而,印度食品管理技術並不理想,運輸條件不佳以及冷藏設施缺乏,令蕃茄每年收成損耗率高逾16%,一旦出現自然災害令供應量減少,會令蕃茄價格急漲。
Photo from presslogic
花旗銀行印度經濟學家Anurag Jha、Samiran Chakraborty解釋:「Karnataka、Maharashtra及Gujarat邦近日暴雨連番,導致番茄收成大減,最終使其格價飆升。」
故此,有意見認為即使在全球農業成本下降下,反而在技術效率較低、人口高逾13億的印度,反而卻要面對受食品價格變動,而拉高通脹的情況,反映出當地的情況可謂「獨特」。
資料來源:economictimes、bloo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