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儲局獨立性要崩塌了?特朗普揚言「炒掉」鮑威爾 全球市場的下一場危機?
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與聯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的矛盾公開化,震盪全球金融市場。特朗普多次要求聯儲局立即降息,甚至揚言解僱鮑威爾,而鮑威爾則堅稱貨幣政策不受政治干預。利率走向未明、政治干預陰霾籠罩,市場是否正滑向一場代價高昂的「雙輸」?而整個亞洲資本市場又將如何在這場風暴中受到衝擊?
政治干預聯儲局獨立性?
聯儲局作為美國貨幣政策的掌舵者,其獨立性一直是全球金融穩定的基石。然而,特朗普對鮑威爾的公開施壓打破了這一傳統。4月17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批評鮑威爾「行動遲緩且錯誤」,並暗示有意將其撤職。此前,鮑威爾在4月16日的講話中明確表示,聯儲局不會因股市下跌而倉促降息,強調政策決策基於經濟數據而非政治壓力。
據報道,特朗普團隊內部已討論解僱鮑威爾的可行性,但法律專家指出,聯儲局主席任期內僅能因「正當理由」被免職,特朗普的舉動可能引發憲法爭議。聯儲局的獨立性若受損,可能動搖投資者對美元及美國經濟的信心,進一步加劇全球市場的不確定性。
利率政策未穩,市場恐陷「雙輸」局面
聯儲局的利率政策正處於十字路口。根據聯儲局數據,2024年12月聯邦基金利率已降至4.25%-4.5%,但通脹率仍高於2%的目標,2025年3月核心個人消費支出(核心PCE)通脹率達2.8%。鮑威爾在4月7日的閉門會議後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推高進口價格,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聯儲局若繼續降息,可能刺激短期經濟增長,但也可能引發通脹失控;若維持高利率,則可能抑制消費與投資,增加衰退風險。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25年4月報告,美國經濟增速預計從2024年的2.5%放緩至2025年的1.8%,顯示市場正面臨「滯脹」隱憂。
總統與聯儲局主席的公開衝突本身就製造了巨大的政策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打擊投資者信心,可能導致市場波動加劇,無論最終利率走向如何,市場都可能因信心受損而提前反應,陷入既要承受政策失誤風險,又要消化政治動盪衝擊的「雙輸」困境。
對香港及亞洲資本市場的潛在影響
香港及亞洲資本市場深受美國貨幣政策影響。香港金管局的貼現窗基本利率與聯邦基金利率同步,2025年3月維持在4.75%。聯儲局若因政治壓力加速降息,可能導致資金從亞洲市場流向美國,推高港元兌美元匯率,對香港出口及旅遊業構成壓力。
根據香港統計處數據,香港2024年GDP增長2.5%,但2025年經濟增速可能因全球貿易戰而放緩。亞洲其他市場如日本和新加坡亦面臨挑戰,日本股市在特朗普關稅政策公布後遭遇重挫,特別是日經225指數,4月3日一度下跌超過4%,顯示投資者對貿易戰的憂慮。同時,香港樓市可能因低利率環境短期回暖,但長期通脹壓力或推高按揭成本,影響置業需求。亞洲投資者需密切關注聯儲局動向,調整債券與股票投資策略以應對波動。
這場風波的結局將決定未來數年的經濟走向,值得密切關注。你認為聯儲局能守住獨立性,還是會屈服於政治壓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