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投資者注意!大摩、瑞銀狠削中國GDP預測,經濟引擎要熄火?

投資者注意!大摩、瑞銀狠削中國GDP預測,經濟引擎要熄火?

News
By Shiney Xu on 16 Apr 2025

近期,摩根士丹利和瑞銀相繼下調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分別至4.2%和3.4%,反映出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內部結構性挑戰對中國的雙重壓力。面對美國關稅威脅、內需疲弱及房地產市場低迷,預計中的大規模刺激政策能否有效提振信心?投資者又該如何看待這些變化?

 全球經濟環境對中國經濟增長的影響

 全球經濟環境對中國構成顯著挑戰。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預計全球經濟增長率將從去年的3.2%,溫和下降至今年的3.1%及明年的3%,主要受二十國集團(G20經濟體的貿易壁壘會提高。

 美國新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45%的關稅,嚴重衝擊出口,預計中國對美出口將下滑20%。此外,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及氣候變遷引發的供應鏈不穩定,進一步限制中國製造業復甦。儘管如此,中國通過多元化市場策略,強化與東盟及新興市場的貿易聯繫,力圖緩解外部壓力。

 內需疲弱與結構性挑戰的挑戰

 中國內需疲弱成為經濟增長的瓶頸。2024年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增長3.5%,遠低於疫情前水平,反映居民消費信心不足。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2024年 新建商品房銷售額下降17.9%,高庫存與城鎮化放緩抑制市場復甦。結構性挑戰方面,地方政府債務高企,2024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銳減16%,部分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下滑超30%,限制基建投資能力。同時,人口老齡化與勞動參與率下降,對長期增長構成壓力。政府雖推出以舊換新等刺激政策,但效果有限,需更強有力的改革。

 投行預測分析:市場影響與比較

 摩根士丹利將2025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從4.5%下調至4.2%,預計政府將於下半年推出1至1.5萬億元刺激措施,聚焦基建與能源。近期關稅影響下,投資者對通縮與出口放緩的擔憂加劇。然而,大摩認為關稅稅率或降至34%,提振部分投資者信心。市場對防御性板塊如銀行與公用事業的需求增加,顯示投資者傾向避險策略。

 瑞銀預測更為悲觀,下調至3.4%,警告對美出口可能銳減三分之二,成為主要大行中最看淡的觀點。高盛預測4%,花旗則從4.7%調整至4.2%,均反映對關稅與內需疲弱的擔憂。貝萊德與富達則相對樂觀,預計政策托底與流動性支持將推動股市與債市回暖,特別看好消費與科技板塊。國際投行分歧凸顯市場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謹慎應對波動。

 中國經濟面臨全球關稅壓力與內需疲弱的雙重考驗,投行下調增長預測凸顯挑戰的嚴峻性。然而,預期中的刺激措施與政策改革為市場帶來一線希望。面對不確定性,投資者應如何平衡風險與機遇?中國能否在結構性轉型中找到新動能?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持續關注與討論。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