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週64小時!三星晶片研發進入高強度模式,高壓工作下的追趕與競爭!內地如何應對?
三星電子獲得政府批准,其半導體研發部門員工每週最高工時可達64小時,突破了全國52小時的法定上限。此舉是三星應對激烈產業競爭和緊迫研發週期的直接反應,也反映了全球半導體行業普遍存在的高強度工作壓力。
三星率先「鬆綁」:突破52小時工時限制
韓國自2018年起實施的「週52小時工作制」,旨在改善工作與生活平衡。對於技術迭代快、研發週期長的半導體產業,此限制被認為影響了項目進度和國際競爭力。三星先前已表達過該法規對其生產效率,特別是System LSI部門完成複雜項目能力的影響。System LSI部門承擔著三星在處理器、圖像傳感器等非記憶體領域的關鍵研發任務。此次獲批,顯示韓國政府在支持國家戰略產業發展方面,給予了更大的彈性。
64小時工時並非強制性常態,預計將主要應用於特定專案的關鍵階段,並需遵循內部流程。但這一政策的調整,為三星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提供了更靈活的人力資源配置選項。
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高壓環境
三星的工時調整並非偶然,它發生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巨大壓力的背景下。
- 需求持續高漲:從消費電子到汽車、AI和物聯網,各領域對半導體的需求不斷攀升,現有產能難以完全滿足。
- 技術競爭激烈:先進製程(如3納米及以下)的研發競賽,以及Chiplet、先進封裝等新技術的出現,要求企業投入大量資源,加速創新。
- 地緣政治影響:主要經濟體間的科技競爭,特別是圍繞半導體供應鏈的自主可控,加劇了全球產業佈局的複雜性和緊迫性。
- 人才短缺問題:行業的快速擴張導致全球範圍內缺乏足夠的半導體專業人才,從設計到製造各環節均受影響。
中國內地晶片產業的工作強度觀察
儘管中國有關於標準工時和加班的法律規定,但在高科技領域,實際工作時間往往超出法定標準。尤其在晶片設計、製造等核心環節,高強度工作是常態:
- 項目驅動加班:為達成重要的研發或生產節點,團隊成員經常需要長時間工作,週末加班亦屬常見。
- 初創企業壓力:許多新興晶片公司為求生存和快速發展,工作強度通常更大。
- 研發崗位尤甚:技術挑戰大、創新壓力強的研發崗位,工作時間往往最長。
與韓國此次由政府明確批准特定企業延長工時不同,中國內地的高強度工作更多是市場競爭和發展階段下的行業現象,法律執行與實際操作間存在一定差距。
三星獲准延長研發工時至64小時,是全球半導體激烈競爭的一個縮影。它突顯了在尖端科技領域,效率被置於極高位置。這可能提升三星的短期競爭力,但也引發了關於員工健康、創新可持續性以及社會影響的討論。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