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債告急?特朗普關稅戰突踩煞車,對華125%稅率震驚全球!
關稅戰又掀波瀾!美國總統特朗普突然宣布對全球75國暫緩「對等關稅」,卻將中國商品關稅狂加至125%。背後竟藏著財政部對美債拋售的驚人警告——債市動盪、市場信心搖搖欲墜,會否拖累美國經濟?中國趁勢減持美債,又有何盤算?這場貿易與金融的角力,究竟誰是贏家?
美債動盪的影響
美國國債(美債)被視為全球金融的基石,其價格波動足以撼動經濟大局。當特朗普推出激進關稅政策時,市場擔憂主要持債國如中國拋售美債,導致債券價格下跌、孳息率上升。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2024年外國持有美債比例已降至近年低點,若拋售加劇,美國借貸成本將激增,企業融資壓力倍增,甚至波及股市與消費者信心,成為經濟隱憂。
特朗普與財政部的博弈
特朗普一貫以關稅為武器,試圖重塑美國貿易格局。然而,這次政策急轉彎,顯示他與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的博弈進入白熱化。貝森特警告,美債若遭拋售,孳息率上升將推高美國政府債務負擔,並動搖金融市場信心。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財政部估計,若10年期美債孳息率升至5%以上,每年利息支出將增加約3000億美元。特朗普最終妥協,暫緩對75國的關稅,顯示他不得不正視財政健康的現實壓力。
中國拋售美債的用意
與此同時,中國加速減持美債,似在回應特朗普的關稅挑釁。有傳言指出,中國昨日拋售了價值 500 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導致殖利率上升並嚴重影響債券價格。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2025年1月,中國持有的美債規模已從高峰期的1.3萬億美元降至7608億美元。分析認為,這既是對美經濟施壓的反制,也是去美元化的戰略一步。自由亞洲電台(RFA)指出,中國轉而增持黃金(2024年央行黃金儲備達2271噸),意在分散風險並提升人民幣國際地位,與特朗普的貿易戰形成金融層面的對抗。
全球市場反應與美國財政健康的疑慮
特朗普政府此次關稅政策的戲劇性調整,再次凸顯了全球市場對貿易緊張局勢和美國經濟政策不確定性的敏感。雖然暫緩對多國的「對等關稅」可能短暫緩解了部分市場憂慮,但對華關稅的急劇提升,以及政策制定過程中所暴露出的內部矛盾,無疑加劇了投資者的不安。
市場的深層焦慮,與對美國財政健康的持續擔憂密切相關。根據美國財政部,目前美國聯邦政府的總債務已突破36萬億美元大關。 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2024年底發布的《財政監測報告》中,已對美國中期內的財政赤字和債務可持續性表達關切,預測其公共債務佔GDP比重將持續攀升。這都為市場的擔憂提供了註腳。
儘管本次特朗普的政策轉向是特定事件驅動,但它發生在美國債務高企、利率環境相對較高(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在2024年至2025年初維持在5.25%-5.50%區間已有一段時間)的宏觀背景下,使得任何可能衝擊債券市場的政策變動都格外牽動人心。全球投資者正密切關注,美國政府能否在激進的貿易政策與脆弱的財政現實之間找到可持續的路徑。這種不確定性本身,就是市場風險的重要來源。
未來,美債市場的走向、中美兩國的下一步棋,以及全球經濟的反應,都將持續成為焦點。這次的125%對華關稅,究竟是短期施壓的策略,還是長期對抗的開端?市場正屏息以待。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