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一文看清中美貿易新轉機,中國白皮書震撼發布,平等對話能化解僵局嗎?

一文看清中美貿易新轉機,中國白皮書震撼發布,平等對話能化解僵局嗎?

News
By Shiney Xu on 09 Apr 2025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9日)發布《關於中美經貿關係若干問題的中方立場》白皮書,重申不願打貿易戰,但若權益受損將奉陪到底,並強調願與美國平等對話解決分歧。這份白皮書究竟是伸出的橄欖枝,還是設定的新底線?它揭示了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哪些新考量?對緊張的中美關係而言,這是否意味著一個潛在的轉捩點?

平等對話能否化解貿易緊張?

白皮書最引人注目的訊息,是重申「願通過平等對話磋商解決各自關切」。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科技競爭升溫的當下,此舉顯示北京仍傾向優先通過談判管控分歧,避免關係失控。然而,其強調的「平等」二字設定了高門檻,加上雙方結構性矛盾與深層互不信任,真正的對話突破依然困難重重。此番表態,或許更多是釋放一種策略性姿態,旨在爭取國際理解與迴旋空間,並試探美方反應。

中國對貿易爭端與全球角色的立場

白皮書深入剖析了中美經貿摩擦的焦點:貿易不平衡與技術轉移。中國認為,中美貿易本質是互利共贏,美國對華貿易逆差被誇大,且很大程度源於全球價值鏈分工。白皮書數據顯示,2024年中美雙邊貿易額仍高達6,882.8億美元,顯示依存度未因衝突大幅下降。

在技術轉移問題上,中國反駁美方指控,強調自身創新能力提升,並非依賴強制技術轉讓。2024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8%,專利申請量連續五年全球第一,顯示其科技實力崛起。這也折射出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轉變:從「世界工廠」走向技術與資本輸出國。白皮書重申遵守WTO規則,反對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試圖塑造負責任大國形象。然而,美國對華為、TikTok等企業的打壓,凸顯技術霸權之爭已超越貿易層面,成為地緣政治博弈的核心。

全球市場反應與潛在投資機會

北京發布白皮書後,全球金融市場的初步反應相對平靜,但也充滿審慎。這反映出市場對於中美關係的長期複雜性已有充分預期,單一文件難以立刻扭轉整體氛圍。然而,白皮書傳遞的信號仍具重要參考價值。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在2025年為3.2%,與2024年持平,報告特別指出地緣政治分裂是影響全球貿易和經濟前景的主要風險之一。中美關係的任何風吹草動,都直接牽動全球經濟神經。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總額為2950億美元。白皮書的發布,短期內或能緩和市場對貿易戰急劇升級的擔憂,但長期影響取決於後續實際互動。

對投資者而言,這意味著「脫鉤」與「掛鉤」並存的複雜局面將持續。一方面,與國家安全、先進技術相關的領域可能面臨更多限制和審查,投資需格外謹慎。另一方面,在氣候合作、綠色能源、中國國內消費以及不受地緣政治直接影響的行業,仍可能存在結構性機會。白皮書強調的「互利合作」領域,或許能為尋找中美利益交集點的投資者提供一些線索。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