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中層管理裁員風暴 3年削減6.1%職位 幽靈招聘陷阱蔓延

中層管理裁員風暴 3年削減6.1%職位 幽靈招聘陷阱蔓延

Business News
By Shiney Xu on 22 Jul 2025

企業裁員潮持續,中層管理職位成「重災區」。Live Data Technologies研究指,2022年5月至2025年5月期間,管理層職位減少6.1%,高層職位亦削減4.6%。雅詩蘭黛、Match Group等企業近期裁減約兩成管理職,UPS、花旗、亞馬遜及谷歌亦精簡管理架構。中小企方面,Gusto數據顯示,主管現平均管理6名下屬,較五年前倍增。面對職位縮減,被裁管理人員求職競爭日趨激烈。

 從高位滑落的求職戰

 近年來,全球企業裁員潮愈演愈烈,尤其是針對中層管理人員的精簡。根據Live Data Technologies的研究,從2022年5月到2025年5月,管理職位數量減少了6.1%,而高管級別職位也下降了4.6%。雅詩蘭黛、Match Group、UPS、花旗集團、亞馬遜和谷歌等巨頭紛紛縮減管理團隊,甚至將部分管理層裁減高達20%。CNBC的現場調查發現,大量求職簡歷石沉大海,面試邀約也常因HR「消失」而杳無音訊。

 香港的職場環境同樣面臨嚴峻挑戰。根報道,羅兵咸永道(PwC)香港近期經歷大規模人事重組,約50名合夥人考慮離職,同時多個部門的員工面臨20%至30%的薪金削減。高級管理層(經理及以上級別)因客戶群變動,被迫離職或轉崗,行業壓力與不確定性劇增,迫使他們必須迅速尋找新的定位。此外,美資投資公司Artisan Partners決定於今年6月底關閉香港辦公室,終止大中華策略,導致多位在華資管業務擔任經理級別的員工被迫離職,且未獲明確的外部安置方案,同樣面臨巨大的求職壓力。

 HR的「幽靈招聘」

 在求職市場緊張的當下,「幽靈招聘」(ghost jobs)現象頻繁出現,令求職者感到困惑與挫敗。企業HR發布這些「空頭招聘」並非真正填補職缺,而是出於多重考量。首先,公司常利用職位公告收集簡歷,建立人才庫以應對未來需求。其次,大量招聘廣告能營造業務蓬勃的假象,展示企業增長勢頭,提升市場信心。

 更甚者,部分企業會利用「幽靈招聘」製造「公司仍在擴張」的假象,藉此安撫現有員工、降低流動率。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手段,讓求職者在漫長等待中耗費心力,最終徒勞無功,加劇了他們的焦慮與挫折。

 職業貓釣與信任裂縫

 「幽靈招聘」引發的信任危機,催生了「職業貓釣」(career catfishing)現象。被動承受「幽靈招聘」的管理者,在獲得多個錄取通知(offer)後,選擇「接offer不報到」作為反制。同時,Gen Z等年輕求職者中出現「反向ghosting」趨勢——面試或錄取後突然失聯。數據顯示,34%的Z世代曾有「職業貓釣」行為,部分資深管理者也參與其中。這反映職場信任鏈斷裂:從HR失聯求職者,轉為申請者失聯企業,雙向失聯加劇招聘不確定性,損害市場誠信。

 專家指出,中層管理是維持員工敬業度與幸福感的關鍵。即使AI能取代部分職能,中層管理者在人性化領導、連結戰略與團隊方面的作用仍不可替代。企業應投資這些職位,強化其文化與戰略支柱角色。當前求職環境中,人脈網絡的重要性日益顯,成為獲取機會的關鍵資源。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