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價跳水近200美元!避險資產也難逃震盪?清明連假變「淘金熱」,深圳水貝人山人海!
國際金價近期自歷史高位急劇回落,一度失守3000美元/盎司關口,引發市場震盪。與此同時,中國內地卻爆發購金熱潮,深圳水貝等地金店人潮湧動,與全球市場的謹慎形成對比。在美聯儲政策、地緣政治及潛在的特朗普關稅等多重因素交織下,黃金的投資前景再度成為焦點。
金價回調與中國「掃金」現象
截至2025年4月7日,現貨金價最低觸及2969.92美元/盎司,較數日前(4月3日)的盤中高位3167.74美元顯著下跌近200美元。這一快速回調促使「金價連續跳水」成為中國網絡熱搜詞。
價格下跌並未嚇退中國消費者,反而激發了購買熱情。清明假期期間,大量民眾湧入金店,尤其在深圳水貝等黃金交易中心及武漢等城市,金店再現排隊盛況,部分熱銷金飾甚至限購。
此現象根植於中國深厚的黃金文化與「買跌」的消費心理。黃金被視為保值避險的硬資產,價格回調被許多人視為低吸良機。節日效應與婚嫁等剛需也推動了這波實物黃金的購買。
特朗普關稅疑慮:複雜的影響因素
市場分析認為金價下跌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包括美聯儲政策預期、美元走勢、地緣政治及技術性賣壓。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被視為擾動因素,其影響機制複雜:
- 不確定性 vs. 美元競爭: 貿易保護主義增加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或提升黃金避險吸引力。但全球動盪亦可能強化美元的避險地位,若美元走強,則壓制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兩者存在此消彼長的競爭關係。
- 通脹與情緒影響: 關稅或推升通脹預期,理論上利好黃金,但市場反應可能被其他因素(如衰退擔憂)對沖。此外,僅政策預期本身就足以影響市場情緒,引發部分資金提前獲利了結,施壓金價。
將金價波動單一歸因於關稅因素過於片面。它是全球宏觀經濟、貨幣政策、地緣政治等多重力量互動的結果,而潛在的貿易政策變動是近期市場考量的重要變量之一。
黃金投資價值評估:關鍵驅動因素
當前環境下,評估黃金投資價值需關注以下核心驅動因素:
- 宏觀經濟與貨幣政策: 美聯儲的利率路徑與通脹前景至關重要。若利率維持高位或通脹受控,將抑制金價;反之,「滯脹」風險或寬鬆預期升溫則利好黃金。市場預期仍在不斷調整。
- 地緣政治風險: 全球範圍內的衝突與緊張局勢為黃金的避險屬性提供基本面支撐。地緣風險升級往往會提振金價。
- 央行購金趨勢: 全球央行(尤其新興市場)持續增持黃金儲備,為黃金需求提供了穩定支撐。需關注此趨勢能否持續。
- 美元與實際利率: 美元強弱與金價通常呈負相關。剔除通脹的實際利率水平是關鍵,實際利率走高不利黃金,反之則提供支撐。
投資展望
黃金市場正處於多空因素拉鋸狀態。一方面,以中國為代表的實物買盤顯示其韌性;另一方面,宏觀不確定性(包括潛在政策變動)和金融市場條件(利率、美元)帶來壓力。
對投資者而言,黃金的配置價值依舊存在,尤其是在對沖風險和長期保值的目標下。逢低分批介入可能是較為穩妥的策略,但需認識到短期波動風險。追求短期收益的交易者則需更為謹慎,密切跟蹤宏觀數據與市場情緒。
金價近期的大幅波動,是全球宏觀經濟、貨幣政策預期、地緣政治風險以及特定市場(如中國實物需求)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體現。潛在的貿易政策變動增加了市場的複雜性。儘管面臨短期挑戰,黃金憑藉其獨特的避險屬性與跨週期價值,在全球資產配置中仍扮演重要角色。理解其背後的複雜驅動邏輯,是投資者在當前環境下做出明智決策的關鍵。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