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金融寒冬來襲?內地券商縮水近2萬人,券商行業怎麼了?

金融寒冬來襲?內地券商縮水近2萬人,券商行業怎麼了?

News
By Shiney Xu on 03 Apr 2025

中國券商行業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寒冬。從2023年底的35萬從業人員,到2024年底僅剩33.14萬人,短短兩年內,行業人數銳減近6%,裁員潮席捲而來。與此同時,香港券商市場同樣風雨飄搖,2024年近40家券商黯然退場,數量連續三年下滑。這不僅是數字的縮水,更是行業生態的劇變。

 中國券商行業下行:經濟與監管的雙重夾擊

中國券商行業的衰退並非一夜之間的事。2024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股市低迷,交易量萎縮,直接衝擊券商的經紀業務收入。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數據,截至2024年12月,全行業從業人員減少至33.14萬人,較去年同期下降5.28%,約1.89萬人離場。

與此同時,官方對金融行業的監管力度空前加強,從限制高管薪酬到嚴查違規操作,券商的運營成本激增,利潤空間被進一步壓縮。一位不願具名的行業人士透露:「今年裁員和降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明顯,尤其是中小型券商,幾乎是在苦苦支撐。」經濟下行與政策收緊的雙重壓力,讓不少券商不得不選擇「瘦身」求生。

頭部券商裁員真相:數字背後的生存戰

即使是行業巨頭,也難以倖免於這場裁員風暴。頭部券商中,2024年中信證券(600030.SH) 減員1389人,國信證券(002736.SZ) 減員1259人,廣發證券(000776.SZ)減員 1113人,中信建投(601066.SH)減員623人,國泰君安(601211.SH) 減員528人,中金公司(601995.SH)減員359人。这反映出即使頭部券商擁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也不得不通過裁員來應對收入下滑的壓力。值得注意的是,裁員多集中在經紀業務和行政部門,而投行與資管部門則相對穩定,顯示行業正在向高附加值業務轉型。

撤離潮下的危機與轉機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其券商行業的動盪同樣引人矚目。數據顯示,2024年已有約40間券商退出香港市場,近3年合計超過90間本地券商已停止營業,預料券商結業潮有機會持續。疫情後遺症、政治不確定性,以及中國內地經濟疲軟,導致香港資本市場交易活躍度下降,外資企業加速撤離。一位退場券商主席感嘆:「20多年來從未見過如此低迷的局面,看不到盡頭,只能選擇離開。」然而,也有跡象顯示,部分大型券商正通過併購和數字化轉型尋找新出路,試圖搶佔市場份額。

香港市場的隱憂與啟示

對香港而言,中國券商行業的下行不僅是內地問題的外溢,更可能成為本地市場的警訊。隨著內地券商裁員和香港市場萎縮,兩地金融業的聯繫可能進一步弱化。但危機中也蘊藏轉機:若香港能抓住數位金融和綠色金融的機遇,或許能在這場風暴中找到新的立足點。現在或許是重新審視市場格局、調整策略的關鍵時刻。你認為香港金融業該如何突圍?歡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