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界再出新招:抵押維港文化匯求生,香港樓市風暴再起?
新世界發展(0017.HK)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務困境。繼上月向銀行抵押逾千億元物業後,該公司近日再次出招,計劃將尖沙咀的維港文化匯作為抵押,尋求最多20億美元(約156億港元)的額外貸款。這座佔新世界總資產近兩成的核心資產,曾是其K11品牌的驕傲,現成為解困的關鍵。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家地產巨頭走到今天?
流動性危機下的連環抵押
新世界近年財務壓力不斷加劇。根據其2024財年報告,公司錄得近197億港元的巨額虧損,總債務高達1516億港元,其中416億港元將於一年內到期。面對資金鏈緊張,公司頻頻出售資產,包括去年底以4.17億港元賣出啟德體育園,以及以6.2億港元和3.67億港元分別出售九龍新蒲崗兩幢工廈。然而,這些交易遠不足以填補資金缺口。如今抵押維港文化匯,市場不禁質疑:新世界是否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有分析指出,這筆156億港元貸款若成事,可能僅夠應付短期債務,難以解決結構性問題。
網民熱議其高風險策略,認為其將核心資源押注 K11 項目後,面臨現實壓力。評論指出,地產商過度依賴借貸的模式已引發債權人主導局面,折射出香港地產市場黃金時代或告終結。
維港文化匯:從地標到抵押品
維港文化匯坐落尖沙咀核心地段,總樓面面積約300萬平方呎,估值約880億港元(按每呎3萬港元計)。這座集K11 Musea高端商場、酒店與文化空間於一體的地標,曾被譽為新世界轉型創新的象徵。然而,隨著香港零售市場受疫情與經濟放緩衝擊,該項目回報未達預期。如今,它從「搖錢樹」淪為抵押品,令人唏噓。彭博社報道,美國投資公司Ares Management已接觸銀行,欲購入新世界貸款部位,顯示市場對其資產仍有興趣,但也凸顯債務重組的迫切性。
數據揭示危機真相
根據香港交易所2025年最新數據,新世界股價今年跌幅已超40%,市值蒸發近300億港元。同時,債券價格持續下挫,反映投資者信心低迷。有分析指出,香港整體商業地產空置率升至12.5%,為近十年高位,而新世界旗下物業尤甚。這與其高達1516億港元的債務形成鮮明對比,突顯流動性危機的嚴重性。
香港地產寒冬來襲?
新世界近期抵押融資的舉動,無疑是其財務困境的縮影。從出售非核心資產到抵押旗艦項目,公司正不惜一切代價保流動性。然而,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策略,能否真正救企業於水火,仍是未知數。更大的問題在於,香港地產市場的「高槓桿神話」是否已到盡頭?這場風暴,不僅是新世界的考驗,更是整個行業的警鐘。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