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港府儲備仍穩健 畢馬威倡擴資管和創新產業促經濟增長

港府儲備仍穩健 畢馬威倡擴資管和創新產業促經濟增長

Market Information Media OutReach
By Media OutReach on 28 Feb 2025
Media OutReach is the first full-service newswire company in Asia Pacific offering a totally integrated service of press release distribution and media monitoring with analysis service for the public relations and investors relations communities. Founded in 2009, the company is headquartered in Hong Kong with office in Singapore.

穩健應對挑戰 人工智能與北部都會區成亮點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2月28日 - 畢馬威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財政預算案》(「預算案」)表示歡迎,認為其在平衡社會各界需求與經濟發展目標之間展現出深思熟慮的策略。預算案聚焦人工智能、基建投資及創新產業等關鍵領域,為香港經濟高質量發展創造新機遇,並進一步鞏固其國際競爭力。

香港特區政府修訂2024/25年度預算,預計綜合赤字為872億元;截至2025年3月底,香港的財政儲備預計為6,473億港元,與畢馬威預測的897億港元及6,450億港元相近,財政儲備依然相對穩健。2025/26年度的預計GDP增長率已修訂為2%至3%,低於前一年預測的3.2%。畢馬威認為,目前的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利率下降速度低於預期,導致了這一修訂,建議政府投入更多資源於資產管理和創新等增長型產業,旨在促進香港經濟增長,並惠及市民。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稅務服務主管合夥人譚培立(John Timpany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在預算案中,明確將人工智能(AI)定位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並通過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其發展,充分展現了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雄心。我們樂見政府善用『一國兩制』的優勢,積極打造香港成為AI產業國際交流的樞紐,並以數碼港AI超算中心、微電子研發院及即將成立的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等項目,強化科研與產業應用結合。這不僅為本地科技企業提供發展機遇,亦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能。這不僅為本地科技企業創造機遇,亦助力傳統產業升級,縮窄與其他領先司法管轄區的差距。」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何家輝表示:「為確保策略性基建工程項目按時推展,畢馬威認為,港府適度增加發債以支持擴大基建發展規劃屬明智之舉。我們亦支持政府將發債所得資金用於基建投資,而非支付政府經常性開支。在新發債計劃下,政府債務與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仍維持在較低水平。在嚴守資金使用用途及借款上限的紀律下,預料不會影響香港的信貸評級。我們建議政府繼續積極尋求減低工程開支的方案,例如善用創新科技及推動公私營合作等,以達致雙管齊下的效果。」

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梁愛麗表示:「我們樂見港府提出擴大家族辦公室稅務優惠下合資格投資類型的建議。我們建議政府將數字資產和藝術品納入其中,這與家族辦公室通常進行的投資類型相符,因此能吸引更多家族辦公室在香港開展資產管理業務。這也將創造就業機會並帶動其他專業服務需求。此外,港府正在與17個司法管轄區進行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的談判,支持香港納稅人在這些地區進行投資,同時以8.25%的優惠稅率吸引大宗商品貿易在香港進行,上述種種措施將為本港市場注入活力,提升流動性,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

畢馬威中國香港區政府及公共事務主管合夥人李智深表示:「我們對政府優先投入資源推動北部都會區表示支持。政府在該區推動創科、高端專業服務和現代物流、專上教育以及推動文化體育旅遊等重點產業投資,顯示出項目多元化的發展藍圖。同時,古洞北/粉嶺北等項目的加速推進,以及北環線和港深西部鐵路等交通基建的落實,將提升區內連接性,為商業及創科發展奠定堅實基礎。我們相信,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將為香港經濟注入新活力,並為市民創造更優質的生活與事業前景。」

就培育和引進人才,畢馬威歡迎政府優化「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並且很高興得知該計劃已累計接獲超過880宗申請,預計帶來超過260億元的投資。建議政府可考慮將住宅物業的價格門檻從目前的5,000萬港元降低至3,000萬港元,旨在吸引更多新人才投資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我們相信這一門檻不會影響一般市民的住房需求。政府也可以考慮縮短申請人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時間。

在財政緊張下,政府嚴控開支增長,財政司司長宣布公務員編制在2026/27及2027/28年度每年分別減2%,預計至2027年4月1日將削減約一萬個職位;以及提出在2025/26年度,所有行政、立法、司法機關及區議會全體人員一致凍薪。畢馬威認為,削減職位和凍薪是為了向公眾發出一個信號,表明政府正在密切關注其開支,正如納稅人在財政赤字時期所期望的一樣。這是香港政府展示其對公共資金審慎管理承諾的一項措施。

面對財赤以及人口老化趨勢,畢馬威同意政府採取現有建議方案優化「二元優惠計劃」,包括維持60歲以上長者可使用此優惠,但每月改為最多240程,另外車資10港元或以上改為全額車費的兩折。以上建議能為長者的出門需要以及善用資源取得平衡,繼續支持銀髮經濟發展,同時鼓勵用家更精明使用資助。再者,設置上限將會讓政府更準確估算未來相關開支。


Hashtag: #KPMG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

關於畢馬威

畢馬威在中國三十一個城市設有辦事機構,合夥人及員工超過14,000名,分佈在北京、長春、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佛山、福州、廣州、海口、杭州、合肥、濟南、南京、南通、寧波、青島、上海、瀋陽、深圳、蘇州、太原、天津、武漢、無錫、廈門、西安、鄭州、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畢馬威於1945年在香港開展業務。1992年,畢馬威在中國內地成為首家獲准中外合作開業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畢馬威成為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中首家在中國內地從中外合作制轉為特殊普通合夥的事務所。

畢馬威是一個由獨立的專業成員所組成的全球組織,提供審計、稅務和諮詢等專業服務。畢馬威國際有限公司(「畢馬威國際」)的成員所以畢馬威為品牌開展業務運營,並提供專業服務。「畢馬威」可以指畢馬威全球組織內的獨立成員所,也可以指一家或多家畢馬威成員所。

畢馬威成員所遍佈全球142個國家及地區,擁有超過275,000名專業人員合夥人和員工。各成員所均為各自獨立的法律主體,其對自身描述亦是如此。各畢馬威成員所獨立承擔自身義務與責任。

植根香港八十載

2025年,畢馬威慶祝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八十周年。畢馬威自1945年起紮根香港,為首家在本港建立業務的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八十年來一直與政府、監管機構及商界攜手合作,協助建設香港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商業及金融中心。憑藉這份合作無間的夥伴關係,畢馬威與客戶和本地社群建立了長久的互信基礎,成就畢馬威「80年的信任」的核心價值和周年誌慶主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