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eepSeek掀帶貨革命 義烏老闆娘靠AI 10分鐘征服30國市場?
近日一位來自浙江義烏的老闆娘因利用AI技術DeepSeek,迅速生成30種語言的帶貨影片而在網絡爆紅。她表示只需對鏡頭簡單說出「12345」,便能在10分鐘內生成30種語言版本的銷售影片,文案由DeepSeek一鍵生成。這一高效的操作方式引發廣泛關注,甚至被網友稱為「跨國帶貨的黑科技」,更顯示出AI在跨境電商領域的驚人應用潛力。
據悉,老闆娘是經營一家小型貿易公司,主要銷售家居用品和小商品。她在今年2月初開始嘗試使用DeepSeek結合AI影片生成工具來製作產品宣傳影片。具體操作方式是,先用中文錄製一段簡單的商品介紹視頻(甚至只是說「12345」作為測試),隨後通過DeepSeek生成多國語言文案,再由AI工具(如Synthesia或HeyGen)將其轉化為30種語言的配音並匹配口型,最終生成適用於不同市場的帶貨影片。整個流程據稱不到10分鐘,且成本極低。
其中一條影片顯示,老闆娘用阿拉伯語介紹一款塑料收納盒,語調自然、內容流暢。然而,她本人並不會說阿拉伯語,這段影片完全由AI生成。這一技術的應用讓她的商品迅速觸及中東、東南亞、歐洲等多個市場,訂單量據說在短時間內激增數倍。網友紛紛驚嘆:「義烏商家的適應力真是無敵」、「這是AI帶貨的未來啊!」
義烏作為全球知名的小商品批發市場,聚集逾7.5萬家商戶,產品出口至230多個國家,他們以靈活性和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聞名。這位老闆娘的案例並非單一例子,而是義烏商人善於擁抱新技術的縮影。
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語言障礙一直是中小商家出海的難題。傳統方式需要聘請翻譯或外語主播,成本高且耗時長。而DeepSeek的出現,讓這些商家能夠以幾乎零成本的方式實現多語言營銷,極大提升了競爭力。
這一案例的成功迅速在義烏商圈內傳開,目前已有多位商家開始效仿,甚至出現了專門教授如何使用DeepSeek帶貨的線下課程。對於跨境電商平台(如亞馬遜、Shopee),這可能帶來新一波中國賣家的高質量內容競爭。此外,事件也在海外社交媒體(如Facebook)上發酵,吸引了國際買家的注意,進一步推動了義烏商品的出口。
從宏觀角度看,這種技術的普及或重塑全球電商格局。小商家借助AI工具,可以繞過語言和資源限制,直接與大企業競爭。這不僅壓縮了中間環節的成本,也可能促使更多中國製造商品以品牌化形式進入國際市場,激活全球長尾市場,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品牌」轉型。
然而,這種技術也存在局限性。例如,生成的文案可能缺乏文化適應性,直接翻譯的內容未必能完全打動目標市場的消費者。此外,若輸入過於簡單(如「12345」),AI可能難以推斷出精準的商品描述,影響宣傳效果。
這一事件在國內被廣泛讚揚為「中國AI的勝利」,但也引發了一些討論。有評論指出,過度依賴AI生成內容可能削弱人際交流的真實性,消費者或許更喜歡看到真人的情感表達。此外,DeepSeek作為中國產品,其數據安全性和潛在的政治敏感性也受到關注。例如,台灣相關部門已禁止公務員使用該模型,擔心數據外洩風險。
上述案例只是AI在電商領域應用的冰山一角。隨著DeepSeek等模型的開源與普及,類似應用可能在全球範圍內擴散。對於商家來說,這意味著更低的進入門檻和更高的效率;對於技術開發者來說,這是一個驗證AI商業價值的絕佳機會。但隨著技術的廣泛採用,監管問題(如版權、數據隱私)可能隨之而來,行業或需建立相應規範。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