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花$280萬 為林鄭月娥搬前特首辦 田北辰:3年後又要搬?
前特首林鄭月娥位於金鐘太古廣場的前特首辦公室租約將於2025年5月到期。由於租金高昂,政府決定不再續租,並計劃將前特首辦遷往灣仔入境事務大樓23樓。據悉,是次搬遷的工程開支預算約為280萬港元,林鄭月娥對此安排表示歡迎,認為「這不僅可以讓她繼續履行前任行政長官的職責,還能節省租金開支」,你又是否認同?
事實上,林鄭在任期間曾提出拆除入境事務大樓等三座政府建築,改建為會展、酒店及商業設施,原定2027年底清空用地。然而,此次遷入後辦公室預計使用至2028年,與重建時程重疊,引發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質疑:「3年又3年,前特首辦要搬幾多次?」
在香港,即使特首離任,政府仍會安排前特首辦支持其行政工作。對於前特首辦公室的作用,民間亦多有爭議。從職能定位來看,前特首辦支持離任特首會見訪港政要及代表團、參與公開和社交活動及發表演說等,以林鄭為例,她在卸任後半年內出席183次活動,幾乎每日一次。
另一方面,政府需為前特首提供「恰如其分」的辦公環境,以體現其身份。例如,林鄭辦公室最初選址金鐘甲級商廈,政府解釋需平衡「地位尊重」與開支合理性。此次遷至入境大樓,雖降低租金成本,但仍需確保辦公室符合其工作需求。
不過,不少人認為這些工作的必要性和實際效果有待評估。例如,在會見訪港政要及代表團方面,有人質疑這是否是離任特首的專屬職責,現任政府相關部門是否也能很好地完成此類工作?並且在促進交流合作方面,離任特首憑借前特首辦開展工作的實際成效難以量化,無法確切判斷其是否達到預期目標。
在政治傳承角度,理論上前特首辦能讓離任特首將經驗傳遞給現任政府,但在實際操作中,有人覺得現任政府在決策時未必會充分參考離任特首的意見,導致前特首辦在政治傳承上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更多像是一種形式上的存在。
資金使用上,坊間的質疑聲音更大。再以林鄭前特首辦為例,在金鐘太古廣場租用辦公場地期間,租金及相關開支佔據了較大比例的費用。2022-2023年度,租金及相關開支達443萬元,2023-2024年度更是攀升至567萬元,這包括管理費、清潔服務及電費等,月均超過47萬元。
至於其他開支如下:
.員工薪酬及相關開支:2023/24年度的員工薪酬及相關開支為204萬元。
.其他經常性開支:包括日常運作開支等,總計695萬元。
.非經常性開支:主要是裝修工程及購置家具和設備等,2023/24年度為655萬元。
當前香港面臨諸多民生問題,如住房緊張、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等情況下,如此高額的租金支出是否必要值得商榷。同時,過往其他前特首辦的開支也受到關注,堅尼地道的“前特首辦”由三名前特首共用,2023/24年度修訂預算開支約為2,099萬元,對於這些開支的合理性,部分民眾持有保留態度,認為政府應該更加合理地規劃財政資源,優先解決更緊迫的民生問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