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由"快牛"轉為"慢牛":政策市影響增強
目前,投資者需要意識到,香港股票市場(港股)以及中國A股已經從先前迅猛升勢的「快牛」行情,轉變為更持續但緩慢的「慢牛」模式。本週五,恆生指數在收市尾段齣現約800點的大幅上揚,市場普遍歸因於中國人民銀行啟動的股票迴購和增持再貸款措施。此舉首批規模達3,000億元人民幣,推動瞭港股及A股的衕步提振。
政策市特徵日益明顯
隨著市場信心依然不足,每當股市下跌至某一水平,中國特色「政策市」的意味便格外突齣。人行的利好政策往往刺激股市瞬間上漲,但升勢難以持久,往往在幾天內會有小幅迴落。這種有序的循環使得牛市步伐放緩。
策略調整:側重正股
在這樣的環境下,投資者應考慮減少衍生工具的操作比例,更多地關註長期正股持有的價值,而非依賴於短期大幅波動盈利。卽便是中線持有,也應避免期望單日鉅幅收益,因為政府明顯希望控製市場過度炒作,而不是鼓勵短暫暴漲。
註意波動範圍與倉位管理
突如其來的市場好消息容易導緻空頭逼倉,一旦夾倉發生,例如在牛熊證交易中,就可能觸發收迴。因此,對於使用衍生品的投資者而言,需密切關註指數的波幅並進行相應調整。目前的市場範圍多在17,000至21,000點之間浮動,適度的正股持倉是保持倉位健康的良策。
尋找絕對迴報機會
最後,不宜過分追逐Beta股份的收益,反而應該考慮具備絕對迴報潛力的Alpha類股份,或者依據事件驅動的投資方法選股,以實現穩健的投資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