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市思維】中東局勢未引爆市場 全球石油市場多元化 油價未見飆漲原因眾多
儘管中東戰火再起,紅海航道遭胡塞武裝攻擊,這一路線通常承載全球約12%的海運原油,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仍在限制供應量,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更喚起了1973年石油危機的幽靈,當年贖罪日戰爭(Yom Kippur War)導致阿拉伯石油禁運,令油價在短短三個月內翻了四倍。然而,油價卻異常冷靜,去年大部分時間油價交易區間在每桶75至85美元之間。
造成這現象的原因多面向。首先,OPEC成員國之間的生產也不再那麼集中,要所有成員嚴格同步控制供應並不容易。此外,與過去50年相比,現今中東地區在全球石油生產中的份額已下降,從1974年的37%降至今日的29%。這在某種程度上歸功於2010年代的頁岩油氣革命,該革命使美國自1949年以來首次成為淨能源出口國。
其次,OPEC成員國擁有充足的閒置產能(即閒置設施在短時間內可生產的石油量)。美國能源資訊署(EIA)估計,OPEC核心成員國的閒置產能約為每天450萬桶,超過伊拉克的日產量。
雖然全球對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根據EIA的數據,2023年的石油需求創下歷史新高,預計2024年將進一步成長,部分原因是印度的增長——但這似乎不太可能推動價格大幅上漲 。全球經濟成長並沒有達到2000年代初期的水平。長期以來是世界最大石油進口國的中國,正經歷經濟增長陷入停滯的隱憂。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也使其對石油的需求減少,例如預計明年中國市場上過半數新車將是電動車。
儘管中東地區的不穩定因素依舊存在,但由於全球石油市場的多元化以及技術進步,使得當今油價並未如歷史上那樣對地緣政治衝突作出劇烈反應。對投資者而言,這是一個提醒,在全球能源市場中,傳統的地緣政治分析可能需要與時俱進。
輝立証券研究部高級分析師 李浩然
www.facebook.com/lhyinvestment/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