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陷50年來最嚴重戰事 油價一天急升5.2% 引發重演石油危機擔憂
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上周末向以色列發動50年來最大規模突襲,其後以色列亦還擊,雙方至今雙方合共超過1200人死亡,及超過2800人受傷,被外界稱為以色列版「珍珠港事件」,消息引發外界擔心原油供應,並引發類似70年代的能源危機,令油價及金價急升,通脤加劇及經濟緊縮。
國際油價周一在亞洲早盤交易暴漲逾5%,其中布蘭特期油急升5.21%,衝破每桶88美元大關到88.69美元,其後升幅收窄至86.5美元。紐約期油較早時升穿每桶86美元,較早報86.36美元,升4.3%。
分析指地緣政局緊張,或會衝擊石油供應和運輸,若西方國家將衝突歸咎於伊朗,當地的產油量及出口亦會受打擊。若今次衝突時間拉長、範圍擴大,恐會讓全球經濟蒙上一層陰影。此外油價飆漲恐推高通脹,促使聯儲局將加大緊縮力道,甚至提早加息。
專家提到,以巴衝突是今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短期內市場恐免不了震盪。澳盛集團分析師Brian Martin和Daniel Hynes認為,目前市場評估衝突的範圍、持續時間和油價受影響的程度是有限的,但還是會有較高的波動。
五十年前,也就是1973年的10月,中東爆發「贖罪日戰爭」,埃及、敘利亞爲收復失地,經過周密準備之後,向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當時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宣布,對贖罪日戰爭期間支持以色列的國家實施石油禁運。全球石油價格上漲了近300%,從每桶3美元升至近12美元,是20世紀下半葉三大石油危機之一。
市場研究機構Yardeni Research認為,中東地緣政治風險通常會導致油價上漲與股債下跌。目前金融市場受到多大程度影響將取決以巴衝突只是短期戰事,或演變成以色列與伊朗都捲入等更大規模戰爭。
然而,亦有分析認為,目前的國際環境,與50年前已大為不同。彭博社專欄作家Javier Blas撰文指,由於事件是「贖罪日戰爭」50周年,很容易會令人有所比較。
但他指出,今次戰爭有數點不同。其一,阿拉伯國家如埃及、沙特、約旦、黎巴嫩等,沒有參與戰事,即使有批評以色列,但都是以旁觀者心態,冷眼旁觀事情發展。
其二是,七十年代,石油需求激增,世界已經耗盡了所有的閒置產能。如今疫後年代,消費增長已經放緩,隨着電動汽車成爲現實,可能還會進一步放緩。而國際石油組織(OPEC)也沒有刻意推高油價。
其三,如果油價因中東緊張局勢而飆升,白宮肯定會動用「石油儲備」(SPR)。儘管石油儲備處於40年來的最低水平,但仍有足夠的石油儲備來應對另一場危機。
Blas指出,局勢變幻莫測,對石油市場來說,一切都取決於以色列如何迴應發動這次襲擊的哈馬斯,以及背後支持巴勒斯坦哈馬斯組織的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