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江恩小龍】利息一直升 樓市一直跌 愈來愈多收入要用作供樓 情況恐比03年更差

【江恩小龍】利息一直升 樓市一直跌 愈來愈多收入要用作供樓 情況恐比03年更差

News
By 小龍 on 18 Aug 2023
劉君明(小龍)- 著名江恩理論圖表專家,在某新加坡大行擔任聯值董事,負責帳戶股票委托操盤,股票買賣及財富增值工作等。以筆名「小龍」於經濟日報集團智富雜誌,Wealth Hub睿富及民衆財經台等發表分析。多次獲經濟日報集團智富雜志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邀請分析演說。致力分析經濟及股市周期理論,一次又一次命中大市大型的轉角,包括但不限: 2015年6月見頂,2016年2月及6月見底, 2017年牛市等。幷在香港出版多本暢銷書,包括「小龍江恩轉勢日」及「江恩周期與和諧交易」。獲中國內地多間出版社邀請出版江恩理論及技術分析的書籍等,包括「港股實戰入門及技巧」。多次舉行講座及課程,學生範圍香港,臺灣,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及內地。

在2021年小龍在面書中問及一個問題: 「如果有一千萬,買樓還是做定期? 」當年(2021年)很多人回答如果有一千萬,當然投資在樓市比較好,而小龍之前在facebook亦問過類似的問題,故今天我再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話題。小龍認為,目前樓市沒有投資價值,而且中線來說資產價格可能一直跌,利息卻一直升,但同時收入減少,故大部分人收入用作供樓,情況比2003年更差。

2021年筆者在臉書中問了一千萬的問題,當時答案眾人有異。有人回答「一千萬物業到處都有,一千萬現金已不是太多」,有人回答「1.9萬億+2.3萬億印銀紙。揸住現金會貶值,資產價格(物業、股票)會係咁升!」。當然筆者在寫文章的時間亦有看市場專家或樓市KOL分析,他們的答案也是如預期一樣,因為環球流動性問題所以股市及樓市將會受惠。

但是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小龍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問問題。當年為什麼我會問這個問題,因為我在思考未來五年的經濟及投資情況。在回答這一個一千萬問題,其實必須要分析得到未來五年的投資環境變化,及宏觀環境的變化。但很多人卻用過去的環境去分析將來。

筆者在本欄由2019年提出香港2021年將是香港開埠180年,經濟可能會有變化。在此回看,經濟或各方面都有一定變化。例如更多的電子化商貿(外賣APP),在家工作模式的盛行,或者沒有旅遊業的環境等等。君不見中環甲級寫字樓的租金大跌,零售鋪位價格大跌。同樣是物業,同樣是量化寬鬆,為何工商物業價格會跌,住宅樓價卻不跌?

而且如果我目前有1000萬,我去投資房地產,那麼以太古城為例子,可以買到一個500平方呎左右的單位,租金約2萬。那麼一年假設不用管理費,不用維修等等,一年收租24萬,回報率約為2.4%。但是樓按息率現時已升至超過3.6%,如果我今天做九成的樓按,第一個月還款中的大部分將用作還息,其餘才是還本金,所以租金已經不能抵銷利息。

那麼如果我的定期存款利率目前約在4%至5%,我們把1000萬全部定期,,情將可以收到40萬至50萬元利息,支付租金後還有餘錢剩。

從整體的規劃,或者整個人口的移動來看,樓市的需求會愈來愈少,而供應會愈來愈多。除了移民潮外,北部都會區是打造容納250萬人居住的都會區,興建約90萬伙。當中以5條新鐵路項目作骨幹,連接洪水橋、流浮山及新田等多個新發展區,大大減低往來成本,帶動北部都會區經濟發展,一改過去產業和經濟增長過度集中的缺點。

政府預料北部都會區可在20年內完成,那麼問題來了,未來潛在的供應量將會大升。北部都會區如果以15年、13年或10年的完工期計算,即每年新增60,000伙、69,230伙及90,000伙。不論是公私營的建樓量,但在這供應量之下香港樓市會如何?但上述數字,還未計算明日大嶼計劃的樓市供應量。

如果美國再加息,未來按息可能真的升至4%。在1年前可能沒有人相信會這樣,但今天大家會答有可能。回帶筆者在2019年時寫下5個預期,包括:

1. 資產價格跌到某個水平止跌,市民的收入開始減少,但是物價仍然保持貴的水平;
2. 全球放水,媒體及市場的分析會給予壓力希望你以槓桿放大回報,迫投資者加最後一口槓桿;
3. 大部分人收入用作供樓或還債,很多人受壓力下高估了自己供款和還款能力;
4. 中線來說資產價格一直跌,但利息一直升,但同時收入減少,大部分人收入用作供樓;
5. 失業潮會慢慢出現,同時翌年經濟會出現假陽春。

上述5大預測,只有一個預測尚未兌現,就是第4點,即「中線來說資產價格一直跌,但利息一直升,但同時收入減少,大部分人收入用作供樓」,但我相信距離實現不遠矣。2003年利息一直跌,樓價一直跌,但這一次將是相反,如果真的發生,情況恐比03年更壞。

江恩小龍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