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BusinessFocus app
中國食品行業首個「水足跡」雙認證在伊利誕生

中國食品行業首個「水足跡」雙認證在伊利誕生

Market Information PR Newswire
By PR Newswire on 31 Mar 2023
PR Newswire (www.prnasia.com), a Cision company, is the premier global provider of media monitoring platforms and news distribution services that marketers, corporate communicators and investor relations professionals leverage to engage key audiences. Having pioneered the commercial news distribution industry since 1954, PR Newswire today provides end-to-end solutions to produce, distribute, target and measure text and multimedia content across traditional, digital, mobile and social channels. Combining the world's largest multi-channel content distribution and optimization network with comprehensive workflow tools and platforms, PR Newswire powers the stories of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PR Newswire serves tens of thousands of clients from offices in the Americas, Europe, Middle East, Africa and Asia-Pacific regions.

呼和浩特2023年3月23日 /美通社/ -- 繼2022年成為中國食品行業首家開展水足跡認證的企業之後,2023年3月6日,伊利集團在推動全產業鏈水資源保護方面又有新進展。

伊利旗下的液奶工廠之一龍游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主打產品安慕希希臘風味酸奶,分別獲得由必維集團認證頒發的《水足跡核查聲明》,成為國內乳業基於ISO14046國際標准獲得相關認證的首家液奶工廠和首款酸奶產品。

伊利集團副總裁周文霞(右)、必維集團中國區總裁韓晶等出席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舉行的頒證儀式
伊利集團副總裁周文霞(右)、必維集團中國區總裁韓晶等出席在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舉行的頒證儀式

為什麼要評估水足跡?

當前,人們對「碳足跡」一詞已不再陌生,但「水足跡」這個同樣重要的環境影響指標,卻還很少被提及。

水足跡概念的前身來自英國學者Tony Allan於上世紀90年代提出的「虛擬水」概念。2002年,荷蘭學者Arjen Hoesktra以「虛擬水」為基礎,開發了「水足跡」框架,它可以用來衡量作物種植、工業生產等過程所消耗的全部水資源,還能讓人們了解國家、機構、個人層面消耗的水資源總量、類型和用途。

今天,水足跡正在受到越來越多利益相關方的重視,這是因為:盡管「保護水資源」作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早已成為全球共識。

全球淡水資源的稀缺無需贅言。不過,難道為了節約用水,就不能正常消費了嗎?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水足跡評估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生產行為的哪些環節存在不必要的水資源消耗,從而提高生產用水效率、調整消費模式,以對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推動解決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污染等問題。

為什麼伊利要做水足跡評估?

水資源的保護與高效利用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水足跡是繼碳足跡之後,又一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表現的重要標尺。 水足跡與碳排放息息相關,每使用、排放 1 噸水,會產生至少 5公斤的碳。

食品工業因其行業生產特點,通常對水資源有較大的消耗量,換個角度看,在資源利用優化上也有很大潛力。乳業是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系民生健康的重要基礎產業,作為亞洲最大乳企,伊利自2007年提出「綠色領導力」理念以來,一直積極踐行「全面價值領先」目標,不斷引領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伊利集團於2022年成立了由潘剛董事長擔任主任的碳中和委員會,該委員會同時負責集團水資源管理工作,對集團取水用水進行統一規劃管理,並聯動產業鏈制定水資源管理規劃,助力集團實現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中長期目標。在集團碳中和委員會的指導下,集團改變了原有傳統的節水實踐方式,在別人還在探索碳足跡的時候,伊利就以國際標准核查水足跡為切入點,開始了產業鏈可持續水管理的創新模式。

2022年,伊利將浙江工廠作為試點,開展企業級LCA(全生命周期)水足跡研究與管理工作,並獲得了英國標准協會(BSI)頒發的《水足跡核查意見聲明》,成為了中國食品行業第一個開展透明可信的水足跡認證的企業。

今年,伊利的水資源管理規劃繼續鋪開,首先是伊利旗下規模、功能最完善的液奶工廠之一龍游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2022年作為參考年開展了組織水足跡評估;其次是伊利主打的常溫酸奶制品安慕希也進行了全面產品水足跡研究。無論是對工廠還是對產品,伊利都嚴格參照由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ISO14046:2014《環境管理-水足跡-原理、要求和指南》、ISO/TS14072:2014《組織生命周期評估的要求和准則》,並得到了獨立第三方的專業認證。

通過核算,每生產1L包裝規格為205g的安慕希常溫酸奶的水稀缺足跡生命周期評估結果為2.55m3 H2O-eq/L,其中每L產品生產過程的占比僅為0.16%,可知,在產品生命周期內,水消耗重點集中在產業鏈上游,印證了伊利轉型到水資源全產業鏈管理的科學性,為持續開展供應商管理,協同供應商共同節約水資源提供了指引。伊利集團根據工廠及核心供應商所在地水資源稟賦繪制水壓力風險管理地圖,系統性加強水資源可持續管理及節水目標和指標管控,開展節水項目和創建節水示范單位等活動,持續降低公司和產業鏈水資源壓力,推動產品水足跡持續減少。2022年,伊利集團針對水風險壓力較大地區,針對性梳理節水潛力,開展了322項節水項目,涉及到礦泉水、奶粉、液態奶、酸奶、冷飲等各類產品,覆蓋全部工廠,年節水量高達170萬噸。同時,針對節水項目在不同水風險區域的分布進行科學評估,做到節水項目的合理規劃布局,並在水風險等級高的區域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果,和公司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目標保持了高度一致。

截至目前,伊利集團共有23家企業獲得節水企業稱號,其中2022年,伊利集團下屬6家工廠獲得節水企業稱號,其中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川廠)獲得省市級節水標桿企業稱號,合肥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巴彥淖爾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長春伊利冷凍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浙江伊利乳業有限公司獲得省級節水型企業稱號,內蒙金山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獲得市縣級節水標桿企業稱號。

早在2019年,伊利集團就搭建了數字化的水資源管理平台,把原有傳統的用水台賬集成到平台上統一管理,通過平台收集所有取水用水和循環使用的數據,為產品生命周期內的水資源管理和水壓力風險管控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通過此次國際標准的認證,促進了數字化平台的能力提升。

伊利集團已率行業之先,摸索出適用於乳制品行業乃至食品工業的「LWF」 (Low Water Footprint)模式。未來,通過持續的周期性評估,對水資源管理措施進行長期跟蹤,通過產品和組織的節水型優化,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獲得水足跡認證的產品。

水足跡是繼碳足跡後,又一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表現的重要標尺。推進水足跡認證只是伊利在水資源保護領域的邁出的一步,未來,伊利將繼續前行,在這條充滿希望和挑戰的道路上,留下不斷探索與突破的「伊利足跡」,為中國乳業的綠色轉型注入不竭動力。

【了解更多最快最新的財經、商業及創科資訊】

👉🏻 追蹤 WhatsApp 頻道 BusinessFocus

👉🏻 下載 BusinessFocus APP

👉🏻 立即Follow Instagram businessfocus.io

最新 金融投資熱話專頁 MarketF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