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大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告誡佩洛西 「若以為大灑金錢即可拓芯片業 美國太天真」
台海局勢緊張,美國總統拜登去年簽署價值520億美元(約4056億港元)的晶片補助法案,美國政府並成功游說全球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廠台積電(美股:TSM)赴美設廠,意圖把最尖端的晶片製造技術「帶回美國」,外界料目的是在美國創造更多就業及在中美貿易及晶片戰中獲勝。不過美國前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最近接受《Politico》訪問時透露,她去年高調訪台時曾在午餐會遇到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時張忠謀告誡她,雖然拜登政府簽署520億美元(約)晶片補助法案是好的開始,但假若美國認為僅靠大灑金錢,便可以迅速把世界上其中一個最複雜的電子製造產業本土化,這想法恐怕是太天真。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張忠謀何以覺得美國太天真?佩洛西引述張忠謀的說法,指出雖然美國政府雖然願意作出巨額的晶片廠補貼承諾,但這與美國能夠建立獨立及自給自足的晶片產業之間,還有很大的距離。他解釋,晶片製造行業單是要獲得原材料已需要花費大量心力,而生產晶片廠房更需要極高精確度,520億美元的美國補貼計劃也未必足夠。另一個問題是,晶片生產技術生命周期短,因為半導體產業的技術日新月異,稍不留神就會被其他競爭對手超越。故張忠謀認為,若美國想在半導體製造業佔有一席之地,未來必須持續擴大投資於新技術,否則沒多久這些耗費巨資建設的廠房與設備,就會淪為昂貴及過時的機械。
佩洛西又憶述,張忠謀太太張淑芬當時曾嘗試打斷丈夫的說話,以免他談論過多,至於在午餐上同場的台灣總統蔡英文則曾回應指,張忠謀為人「快人快語」,說話較為敢言(直率)。其實這絕非張忠謀首次看淡「美國欲把晶片產業本土化」的構想,因張忠謀早已曾指出,美國勞工成本太高,令美國要全面本土化芯片產業困難重重。他認為較佳成本效益的做法,應該是繼續由美國的頂尖人材去設計晶片,理由這正是美國的強項,然後再交予其他國家或地區的工廠去生產晶片。
話雖如此,但台積電近年也積極參與美國晶片法案望拿取補貼,台積電更決定投資400億美元巨款,在美國鳳凰城建立5納米(5nm)製程工廠,預計明年即2024年便可正式啟用生產。既然張忠謀看淡在美國設晶片廠的構思,何以台積電仍決定「去馬」進軍美國?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據報道,作為台積電創辦人的張忠謀去年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曾解釋,台積電赴美國設立新廠,是美國政府敦促下的結果。而當時他已經退休,故相關決策是由現任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作出的。但張忠謀對此決定心中仍有疑問,因他認為台海一旦開戰,美國要擔心的絕不只是晶片問題;但如果沒有開戰,在美國生產晶片成本太高,很難在國際上競爭,恐怕會是花費昂貴而且徒勞無功之舉。
此外,早於2019年時張忠謀就曾經預言,台積電將成為兵家(中美)必爭之地,而且未來地位會越來越重要。後來美國政府果然不斷加大施壓的力道,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張忠謀雖不斷強調,美國製造成本太高,半導體製造的人才不足,不具備晶圓製造的優勢,但最終台積電仍屈服於美方壓力,前往美國鳳凰城設立新廠。他當時已強調,美國的優勢在於有世界最好的晶圓設計人才,台積電則幾乎沒有這類人材。故由美國設計晶片,再交由台積電在(薪金土地均較便宜的)台灣做晶圓代工生廠,會是更有優勢以及成本效業的做法。這做法勝於在美國設晶片廠,較廉格的台灣製造晶片在全球亦有競爭力。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