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主破底價買韓國無煙烤爐 專頁兩日後消失 消委會收7001宗網購及直播帶貨投訴
疫情下,網上購物已成大趨勢,涉及網購的投訴個案亦不斷攀升。消委會指,2021年共接獲7001宗網購投訴,較2020年的13643宗少近一半,但仍比疫情前多超過二千宗。多宗個案與「直播帶貨」及「清倉」促銷等手法有關,部分更懷疑涉及欺詐成份。同時,多數無法跟進的個案,皆與網購商戶背景不詳或缺乏具體營商資料有關。
陳女士於購物平台觀看某公司專櫃職員主持直播銷售珠寶首飾時,由於購買氣氛熾熱,便立即購買兩款首飾。但陳女士在收貨後發現,首飾質素不似預期。陳女士指,主持在直播期間多次提及實物實拍,並沒有添加濾鏡效果。豈料一款吊墜的色澤較直播展示時暗淡、另一吊墜則十分輕及細小。陳女士隨後聯絡負責直播的職員,在多次質問下,對方承認於直播期間使用美顏濾鏡。
消委會表示,直播主持往往爭取於短時間內推銷多項貨品,未必每件貨品逐一清楚講解。加上在直播氣氛影響下,市民有機會錯過一些與貨品有關的資訊。此外,消費者或難以從鏡頭下準確判斷貨品重量、大小及色澤,以致實物與預期有落差。不過,消委會強調,負責直播銷售人士有責任提供清晰及具體的貨品陳述,亦不應刻意使用特別鏡頭效果,令消費者對貨品的外觀有錯誤期望。
除此之外,有市民以「貨到付款」方式購買清倉相機後發現貨不對辦,但無法追討賠償。張先生看見一則銷售某德國牌子相機的網上帖文,而該銷售網頁亦標榜正出售最後256部清倉貨,張先生遂以貨到付款的方式購買相機。張先生發現貨不對辦後,要求速遞公司不要將代收貨款交予發貨商,當時職員只答應將貨件退回發貨地址。張先生亦曾自行按發貨地址查找發貨商,但大廈管理處表示沒有他所找的發貨商。
在消委會介入後,速遞公司書面回覆指,張先生的退貨件已送回發貨工廈地址,同時表明速遞公司作為物流公司,不會處理涉及客戶與原寄件方公司的交易問題。在賣家不作回覆的情況下,張先生明白難以再作追討。
消委會指,不少貨到付款的投訴個案中,由於消費者缺乏發貨商聯絡資料,或聯絡後發貨商不作回覆,以致未能作任何追討。就此,消委會建議速遞公司,倘若接獲一定數量的同類型投訴,應重新審視有關發貨商的信譽及是否與其繼續合作。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另有市民經社交平台專頁購買標示近半價的廚具,但賣方收款後隨即消聲匿跡,令市民追討無門。李小姐看到一則帖文,指原價$988的韓國無煙烤爐,正以「破底價」$499出售,並且限售50部。李小姐向該專頁查詢時,專頁指產品為行貨,享有一年保養,正當事主考慮之際,專頁再傳訊息,稱只餘最後5部,再減$100促銷。李小姐不虞有詐,按指示使用電子支付轉賬款項,專頁回覆安排翌日送貨。但李小姐再沒有接到任何通知,該專頁亦不再回覆其訊息,兩日後該專頁更已消失。
然而,由於賣家以個人銀行戶口收款,同時沒有具體營商資料,消委會難以處理。至於涉案社交平台專頁沒有任何具體營商資料,收取貨款後隨即關閉專頁,消委會表示由此可見賣方意圖不供應有關產品,此行為或已構成欺騙或不當地接受付款等刑事罪行。
消委會提醒市民,付款前應先了解收款方是個人還是公司戶口,同時應循不同途徑核實網購商背景及營商資料。若網站或專頁只有流動電話號碼或僅以手機訊息聯絡未必可靠。如發現專頁是短期內開設,帖文內容單一,更應格外小心。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如懷疑受騙,市民可致電警方的「防騙易18222」熱線;如消費者懷疑有商戶出售假冒貨品,或涉嫌供應已應用虛假或誤導性達關鍵程度的商品說明的貨品,則可以向香港海關舉報(2545 6182)。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