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市場陷寒冬 投資者窺視Web3.0潛力 惟馬斯克也看淡 「玩元宇宙VR感到頭暈」
近年掀起了一股虛擬貨幣熱潮,但自從比特幣在2021年11月的高位暴跌後,至今一直未見起色,以太幣也從高位回落近40%,嚴重打擊投資者的信心,相反一些傳統型投資,例如石油、煤炭等,就明顯跑贏大市。例如去年全球最大的私營煤炭公司Peabody Energy(BTU)股價一度飆至18.97美元,比年初的3.21美元升接近5倍。《彭博》的記者撰文表示,過去一年比特幣作為避險資產受到市場瘋狂追捧,但隨著美國聯儲局對通脹和加息的態度明確,虛擬貨幣吸引力下降。
比特幣一度成「數字黃金」 美國宣告加息後卻遭拋棄
從比特幣的走勢來看,去年60000點和67000點的兩個高位分別在4月和11月,而低位的35000點則在7月,從時間點來看,低位和第二個高位都處於美國聯儲局的重大會議和政策期間。首先第一個60000點的高位,市場普遍解讀是Tesla執行長Elon Musk的「電動車炒幣」所致,而當Elon Musk撤銷這個方案後,比特幣瞬間下滑。
直至去年年中,供應鏈的壓力逐漸顯現,美國聯儲局在議息會議後的記者會上也討論相關事情,但聯儲局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以及美國財長耶倫同樣表示,通脹只是「暫時性」,相信會在短時間內回復正常,儘管有一些美聯儲官員發表了強硬的鷹派言論。但不論如何,市場的態度明顯是不相信的,在此之前比特幣已經展現了其金融商品的特徵,因此在聯儲局軟弱的態度下,市場資金傾向避險資產,而比特幣正是他們的首選。
在「貨幣」的特性上,比特幣具有稀少性,與美元形成鮮明的對比。美國實行量化寬鬆,也就是俗語所謂的「印銀紙」,與潛在無限供應的美元相比,比特幣固定供應2100萬個,而且通過區塊鏈記賬,便於追蹤、數目分明,吸引投資者追捧。有另一個可以類比的例子,是1970年代的黃金。當時通脹嚴重加劇,黃金作為具有稀少性的避險資產而被市場吸納,金價從當時低點的每安士256美元飆升接近10倍,在1980年2月達到最高點的2348美元。
不過隨著通脹問題日益嚴重,美國聯儲局也逼不得已「出手」加息,鮑威爾的最新消息表示,有可能今年每一次議息之後都會加息,意味著今年最多加息7次。儘管現時來看加息幅度還跟不上通脹,而且對經濟的影響仍然未明確,但是至少美國聯儲局的態度已經有所轉變,投資者也紛紛從虛擬貨幣市場中撤離。
Web3.0變替代品? 馬斯克批:光有概念沒有產品
虛擬貨幣進入寒冬後,市場積極地尋找一些新的投資替代品,畢竟大部份人仍然惦記著比特幣帶來潛在一夜暴富的可能性。市場一部份資金流入了近期熱炒的NFT,也有一些較有遠見的投資者關注Web3.0。Web3.0與現時的互聯網(Web2.0)稍有不同,而是與比特幣的概念相似,是搭建在區塊鏈之上的去中心化網絡。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Web3.0似乎只有市場人士造勢,科技圈甚至幣圈的人士也在不斷批評。例如上年年底,Elon Musk就在Twitter上發帖表示,「有人看到過Web3.0嗎?我找不到它。」(Has anyone seen web3? I can’t find it.)Twitter前執行長傑克多西回應,「它在A至Z之間。」(It’s somewhere between a and z),暗示Web3.0由矽谷知名投資者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創立的風險投資公司「a16z」所控制。也有幣圈人士指,Web3.0不但定義不明確,更沒有產品。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當中耐人尋味的是,假使Web3.0真的正式推出,所謂的「去中心化」,似乎只是將用戶的權力從Facebook等網絡巨頭手上奪走,轉移到風險投資公司,而不是讓用戶獲益。
另外,涵蓋在Web3.0其中的元宇宙,也不被科技圈人士看好。例如Elon Musk也多次在Twitter發文看淡,直指不認為有願意一直戴著虛擬眼鏡,而自己在玩VR遊戲時也會感到頭暈。蘋果也指出,科技應該是提升人的現實生活體驗,而不是成為「逃避現實的藉口」。近期一些「疫情股」表現不佳,Zoom自去年初至今累計股價蒸發六成,Netflix在公佈業績後股價暴跌兩成。有分析認為,疫情封鎖過久,反而令民眾更重視現實生活。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至於看好Web3.0的分析則認為,當時Web2.0也不被市場看好,但科技永遠有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突破,如果一些公司不配合新時代的發展,有可能會重蹈當年手機大王Nokia的覆轍。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