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熱潮不再?】熱話內容網媒上市遇滑鐵盧 投資者提前撤94%資金 BuzzFeed上市曾升5成卻破發收市
以炒作網絡流行熱話聞名的「BuzzFeed」透過SPAC在美國「借殻上市」,成為首間在美上市的全數碼媒體,卻遭滑鐵盧。首先是網站估值下跌,其次是與它合併的SPAC投資者,在上市之前竟已提早撤走了94%資金。結果BuzzFeed在本周一美股上市的首個交易日,股價上升5成後即無以為繼急速回落,收市更倒跌,較招股價跌11%。證券界認為這除了反映投資者不看好BuzzFeed前景,也顯示SPAC上市熱潮或正消退,因日前東南亞網約車巨擘Grab以SPAC上市,結果股價在上市日同樣先升後跌,表現差強人意。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喬納・佩雷迪(Jonah Peretti)與合作者,15年前共同創立了BuzzFeed,憑著對消閒、娛樂及網民關注的社交熱門話題的炒作,其點擊率及廣告量與日俱增,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媒體之一。但今次上市集資結果差強人意,令人關注因深入的偵查報道而大獲好評的「BuzzFeed新聞部」會否笈笈可危。因為近年BuzzFeed疑為「做靚盤數」上市,多次裁員及減開支,新聞部成為裁員重災區,並已獨立成BuzzFeedNews.com網站運作。BuzzFeed上市後,會否急賣BuzzFeedNews以減支出,分外令人關注。
至於BuzzFeed的上市過程並不順利。首先是BuzzFeed估值僅為15億美元,低於2016年NBCUniversal向其投資時的估值17億美元。其次,該公司原計劃與SPAC公司890 Five Avenue Partners Inc合併上市,融資2.88億美元(22.5億港元)。然而,這家SPAC的大多數投資者都選擇不參與這宗上市交易,94%已籌集的資金更有94%在上周即是上市前提早撤走了。故BuzzFeed今次借殻上市,暫僅獲得原定計劃中6%即1620萬美元(1.26億港元)的資金。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BuzzFeed周一在美股上市及開盤後,股價雖曾大升53%至14.77美元,但其後插水式急跌至8美元的全日最低位,收市報8.56美元,較發行價9.62美元低11%,至周二它股價再下挫8.3%,令小股民失望及損手。
BuzzFeed佩雷迪則表示,公司會透過另外出售7%利率的可換股票據來籌集1.5億美元(11.7億港元),而作為一家上市公司,BuzzFeed還可以運用股票作為籌碼來展開收購,故集團會繼續大展拳腳包括尋找收購其他媒體的機會。惟佩雷迪坦言早已預計投資者將撤出資金,因為SPAC的投資熱潮已經降溫。另外BuzzFeed上市後,亦會調整管理層,包括考慮任命邁克爾・德爾寧(Michael Del Nin)為新任總裁,德爾寧曾是時代華納的高管,並有帶領公司上市的經驗。
彭博的統計數據顯示,自去年以來,投資者已經向SPAC公司投入超過1900億美元。儘管與SPAC合並可以幫助公司快速上市,但公司上市後的表現往往不如傳統的IPO。佩雷迪亦表示,若不是疫情擾亂了BuzzFeed業務,該公司很可能會選擇通過IPO去上市。他認為,合並SPAC只是「達到(上市)目的的手段」。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BuzzFeed去年通過換股收購了電信巨頭威瑞信旗下Verizon Media持有的數碼出版商HuffPost,再加上即將完成收購的Complex Networks,令公司預計2021年收入達5.21億美元、明年收入料為6.54億美元,調整後利潤為1.17億美元,此後營收預計每年增長約26%,2024年可達到10億美元。
公司曾表示預計未來收入的三分之一來自商品銷售,包括帶有公司商標的電商和線下產品,例如在美國最大零售巨頭沃爾瑪銷售的、以BuzzFeed食品品牌Tasty命名的一系列炊具。這些自家品牌產品的銷售,被視為減少對網上廣告收入的依賴,以便用多元化業務抗衡谷歌等網絡巨頭公司。
但財報顯示,BuzzFeed在過去幾年增長放緩,公司開始專注於財務紀律(例如數輪大規模裁員),並拓展電商和特許經營權等新業務。去年歐美疫情肆虐之時,公司收入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削減成本和增加電商收入幫助其從2019年的虧損3700萬美元轉為盈利1100萬美元。
剛上市的BuzzFeed亦面對勞資糾紛,上周BuzzFeed News的員工即曾罷工,指公司未能同意簽署公平的勞動合同。對於罷工,佩雷迪形容:「這是一場艱難的談判,我們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但我們也提供了談判桌。」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