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風暴】不准賣貴奶? 官媒:奶業不宜追求高端化 蒙牛曾大跌8% 奶業股全下瀉2-4%
中國為推行三孩政策減輕育兒負擔,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繼內地私人補習社近乎遭滅頂之後,內地昨再發連環炮,包括由教育部出手打擊校服價格偏高問題,內地官媒《經濟日報》亦同時撰文批評內地奶製品(學童常飲用)價格偏高,認為中國奶業不宜過度追求高端化。監管風暴再次轉烈之下,外界疑憂慮內地政府會監管奶品價格,兩大奶品龍頭股蒙牛乳業 (2319)及伊利(600887)今日股價最多曾大跌8.3%及5.6%,其餘乳業股亦普遍下瀉2至4%不等。
有股民按捺不住,網上留言貿疑難道賣貴價優質奶也不行?也有人反問是否要再鼓吹人奶餵哺?一時之間股壇討論區火藥味甚濃。其中屬港股藍籌股的蒙牛乳業今早最多跌8.3%,低見44.8元,有散戶嘆過去一個月的升幅都被奪去了;蒙牛在A股市場的最大對手伊利(600887)亦同病憐,最多曾下跌5.6%,低見39.85元人民幣。
其他乳業股亦全線下瀉,中國飛鶴 (6186)最多曾跌2.1%,低見11.34元,創52周新低;現代牧業 (1117) 最多跌4.2%,優然牧業(9858)及H&H (01112)則分別曾下挫最多3.6%及4.1%,散戶對是否應撈底感猶豫。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引發今次奶業股小股災,是因內地官媒《經濟日報》昨撰文,批評目前中國奶業發展存在人均乳製品消費水平低、城鄉之間及城鄉內部不同人群消費水平差距大的問題,乳製品價格亦偏高,這導致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乳製品消費需求增長。文章認為各界必須認識到,過度追求高端化不利於中國奶業自給率目標的時限,甚至對奶業競爭力也有不利影響。
報道指出,2020年,中國人均乳製品消費量折合生鮮乳約38.3公斤,與奶業發達國家消費水平的差距較大。當前中國奶業發展的一個重要任務,仍是面向廣大消費者提供價格親民(低廉)、具營養而又安全的優質乳製品,但並不意味要實行高價格及高端化。
Photo from BusinessFocus
報道又引述數據,指自2008年以來,中國奶業「自給率」持續下降,究其原因,是因為在競爭下原材料生產成本偏高,也受到奶業市場高端化的影響。例如有部分企業為推動產品的高端化,有意向消費者強調存在所謂的「低端產品、低端市場」,這不利於提高消費者對國產乳製品的信心。
文章的結論是,如何讓產業發展增值收益更多惠及養殖端,仍是中國奶業發展極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因這樣既能鞏固乳業基礎需要,也是充分發揮乳業在鄉村振興中作用必然要求。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